新华时评: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防汛抗洪救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一泓清泉漾大漠——敦煌月牙泉生态嬗变记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月牙泉快速萎缩、水位局部见底。外界曾悲观推测,不出三五年,月牙泉将彻底干涸。然而,月牙泉自2008年以来水位持续回升、水面稳定恢复。目前,月牙泉保护已从应急抢救转向科学监测、系统调理、常态化治理。...

“博物馆热”值得被珍视

如今,“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方式,博物馆发展活力不断释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与认同不断强化,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日趋深厚,对博物馆这一保护和传承文明的殿堂自然心向往之。...

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

“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对做好评估工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为各级党组织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向世界奉献一场独具魅力别样精彩的青春盛会——热烈祝贺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

7月28日晚,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这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个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相聚于此,共赴青春之约、共谱青春华章。...

新华网三评家长“暑期焦虑”:别轻信“暑假最可怕”的忽悠,别忽视“拿手机哄孩子”的隐忧,别漠视“孩子放在哪”的痛点

一个成熟的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多维的,在求学阶段的人才评价也不应单一。不要让“刷题比分数”成为“华山一条路”,社会和家长都应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路,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新华网评:别轻信“暑假最可怕”的忽悠

一到假期,大量“xx暑假最可怕”的视频、文章就占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本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暑假,怎么就可怕了?...

坚守好魂和根,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人民观点)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②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把自己的根深植于中国的广袤大地上?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赴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5个月的采访,曾写下“共产党员极端注重他们的文化”的观点,或可作为答案之一。...

评论 | 长安何止三万里

1300多年前的长安,是什么样的景象?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用168分钟,用48首诗词,吹来一股大唐文化的清爽之风。...

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 提升陕西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

“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切勿“压实”到会议里、“落实”到文件中

记者近日在基层采访时听到这则顺口溜,不少干部群众对会风、文风中仍存的形式主义痛心疾首。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歪风痼疾,有必要再加大气力狠治。...

秦评 | 把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好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广大党员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努力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取得了阶段性调研成果。...

完善监管制度 规范行业发展——解读私募投资基金监管条例三大亮点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9日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我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有利于完善私募基金监管制度,将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对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启迪世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不仅让本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也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带来新的启示。...

秦评 | 优解营商环境这道“必答题”

 营商环境事关高质量发展大局,关系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对筑墙挡景怎能无动于衷

针对一些景区周边公路被修起围墙遮挡景观、设点收费之事,新华社新华时评栏目6月26日播发《筑墙挡景不如还景于民》,建议那些拥有自然风光资源的地方树立大旅游观、大风景观,以人为本、还景于民。...

从中华文明创新性看中华民族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中华文明能够历经5000多年历史变迁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

疏源浚流 与古为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抓实以学正风,解决突出问题

“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就抓实以学正风提出明确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以过硬作风、扎实举措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践路径。...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