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 兴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追赶超越工作目标,坚持公路安全与城市畅通并重,突出城市、农村两大战场,努力实现10人以上重大交通事故零发生、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零发生、交警队伍严重违法违纪零发生,为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兴平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交通管理大队通过狠抓政治建警,规范执法,联合共治、精细管理、科技创新、全民参与、服务管理,实现了队伍正规化建设、便民服务、队伍法制化水平等七个水平的提升。
兴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成立于1987年9月,是一支肩负着全市1587.51公里国、省、农村道路和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任务及54726辆机动车、57978名机动车驾驶人、22多万辆非机动车的安全管理和全市城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任务的公安交警队伍。
这是一支凝心聚力、敢于担当、精诚奉献的公安队伍,这支队伍曾多次被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表彰为全省公安交警系统基层“优秀大队”、“创佳争优”竞赛活动优秀大队,连续十年被咸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评为“最佳大队”、“优秀大队”,2016年,兴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被陕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表彰为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被咸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11年-2015年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18年被兴平市人民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追赶超越网上评议工作考核先进单位”、“创新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2月,兴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再度被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欧宁为“创佳争优”竞赛活动“优秀大队”。
该大队始终按照“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担当”的队伍建设目标要求,把从严治党和从严治警贯穿到执勤执法和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求全体民警扎实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以“学习强国”平台极力提升个人整体素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争做新时代公安交警。大队创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模式,优化交通勤务机制。在咸阳市各县区率先推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1234”工作法,即:明确城市道路治乱疏堵一条主线,把握道路交通静态管理和道路交通秩序动态控制两个方向,夯实城市交通路网、城区道路干道、道路交叉节点三大抓手,突出综合管控、设施建设、秩序整治、交安宣传四项举措。2016年咸阳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场会在兴平召开,“1234”工作法得到了省、市各级认可并在咸阳市各县区大力推广。
深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升级治乱疏堵“服务器”。城区交通管理网格化,推行“点、线”结合,实行“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勤务管理新模式。城区机动车乱停乱放治理经常化,咸阳市首家县级市实行停车位收费管理,有效规范城市道路停车秩序。建立城市专用执法停车场,违法车辆停放免费化。咸阳市首家在主要十字设置具有遮阳遮雨功能的“行人红灯等待亭”,全省首创在学校门口设置“环岛交通疏导区”,接送学生车辆走专用车道,施划学生疏导线,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用人行通道。在学校门前设置交通违法曝光台,实行错时放学,“交安流动红旗评比”、“校园小交警”等活动。
完善设施建设,打造科技交通“智能眼”。推进交通安全智能指挥系统建设,该系统包含指挥中心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及支撑应用系统,建成后将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挥调度体系,对日常的指挥调度与警卫任务、快速特勤、交通事故等异常事件的处置提供综合的信息管控平台,将使兴平成为全省功能最全、实施项目最多的“科技兴警”县级先进城市。
善于攻坚、敢于碰硬、执行命令不折不扣。在2018年“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中,大队接到上级关于“黄标车”和“油改气”车辆、“低速载货汽车、农用三轮车”等超标高排放燃油车辆的报废拆解通知后,大队领导亲自率队率先出征、跨县、跨市远赴外省追缴黄标车,在咸阳十五个县区领先完成了“黄标车”报废拆解任务,打响了“蓝天保卫战”的第一枪。
2018年以来,大队共出动警力23151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4347起,其中无证驾驶171起,查处客车超员16辆,查扣各种无牌无证车辆417台次,检查危货运输车348辆次,查处公路违法停车11454起;闯禁行25665起,校车违法25起,查获酒后驾驶241起,醉酒驾驶2起,毒驾1起,其他严重涉牌涉证915起,不按导向标志行驶4416起,记分超速15883起,机动车乱变道234起,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为兴平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营造了一个平安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韩苏亚)
编辑: 陈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