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毅:充分利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发展“体育+科技”产业矩阵

2022-08-12 10:30:16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省政协委员,蒜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维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省体育融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杨少毅发言: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提高运动参与率。截至2021年底,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体育消费动能全面激活。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5万亿元,体育产业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省都在加速发展本土体育产业,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开始提速,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我省体育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包括赛事、体育场馆及体育教育服务领域,但仍然缺乏诸如体育器材、服装及互联网体育平台企业等产业链上游产品型的龙头企业。二是体育与科技结合度不高。我省体育产业比较偏向制造和代工,不具备核心研发能力。如今迫切需要部分代工企业实现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转变,由制造向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的转变,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转变。三是体育产业人才亟待补强。应用型人才是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我省需要大力培养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所需人才,如户外与运动休闲管理和经营人才、智慧体育软硬件开发与运营人才、创新IP设计与运营人才等,才能真正撬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为此,建议:...

  

记者 杜静波 摄

  8月12日上午,省政协召开“培育体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月度协商座谈会。

  省政协委员,蒜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维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省体育融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杨少毅发言: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提高运动参与率。截至2021年底,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体育消费动能全面激活。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5万亿元,体育产业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省都在加速发展本土体育产业,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开始提速,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我省体育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包括赛事、体育场馆及体育教育服务领域,但仍然缺乏诸如体育器材、服装及互联网体育平台企业等产业链上游产品型的龙头企业。二是体育与科技结合度不高。我省体育产业比较偏向制造和代工,不具备核心研发能力。如今迫切需要部分代工企业实现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转变,由制造向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的转变,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转变。三是体育产业人才亟待补强。应用型人才是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我省需要大力培养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所需人才,如户外与运动休闲管理和经营人才、智慧体育软硬件开发与运营人才、创新IP设计与运营人才等,才能真正撬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为此,建议:

  一、围绕“体育+科技”构建一系列研发机构

  在诸多新的“体育+”消费业态中,体育+健康、体育+教育、体育+社交都可以通过技术的赋能,打造出满足群众需要的优质产品。此前,成都某企业在运动健身产品中加持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在家中便可有几十位专业运动教练远程指导,实时纠正错误运动姿势,在“云端”实现专业教练的无接触高效指导,该方案便是“体育+人工智能”研发落地的成果。因此,通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着力培育“体育+人工智能”、“体育+元宇宙”以及“体育+大数据分析”等新型研发组织,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产出机制。同时也鼓励企业设立各类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市场化机制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为“体育+科技”初创企业提供真实环境的中试基地

  充分发挥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使命,协助初创企业成功迈过从0到1的阶段。创业团队早期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在产品打磨阶段得到真实用户的反馈,通过打磨产品和听取真实场景下的用户建议,将有利于初创企业打造高壁垒的优质产品。通过鼓励、引导包含学校、体育场以及员工运动中心等在内的相关“体育+”场景,为符合一定条件的体育产业初创企业提供落地可能,让企业产品的中试基地遍布全省。

  三、构建“科学家+工程师+体育人才”团队

  “体育+科技”产业拥有着显著的交叉学科特点,应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与汇聚机制。一方面,需要提升体育产业人才对行业的认知能力,并找到合适匹配的科研团队或者工程师团队助力落地。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经理人服务体系,做好桥梁与纽带工作。另一方面,应支持符合一定条件的体育产业链企业聘用科技人才,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更多关注体育产业发展,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把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唤醒’,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与产业交叉融合。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杨少毅 秦创原 产业矩阵 月度协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