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静波 摄
8月12日上午,省政协召开“培育体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月度协商座谈会。
宝鸡市政协委员,宝鸡锐腾英志篮球俱乐部总经理刘佳发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健康的身体是饱满的灵魂和智识的寓所,在实现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青少年更是中国百年复兴之路的未来希望。如何有效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是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解决的核心问题。体育培训作为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在各地纷纷涌现。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到2022年3月,我国新增了5.4万余家体育教育培训机构,为青少年体育消费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把参与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然而,我省体育培训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突出的问题,比如无专业场地,搞“游击式”培训,高额预收费“跑路”事件频发,课程无体系,师资不专业,无证经营,存在安全隐患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持续规范体育培训市场
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体育培训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指导体育行政部门调查摸底辖区体育培训机构情况,建立台账清单,开展无照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实现无照“清零”。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课外体育培训预付费和招生行为的监管,坚决纠正虚假宣传、虚假折扣、“焦虑营销”等行为,依法依规查处行业垄断行为;加快出台规范促进体育培训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健全信息公示和发布制度,宣传先进典型,曝光问题机构,引导市民正确选择培训机构。
二、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
支持体育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指导单项运动协会根据体育总局《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完善《指导标准》,鼓励单项运动协会根据服务机构的经营条件、服务质量、市场信用和消费满意度等开展星级评定工作。支持单项运动协会通过协会章程和管理办法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规范开展体育培训业务,定期检查、主动发现、自觉制止会员单位在开展培训业务中的违规行为。
三、常态化开展体育培训机构安全检查
扎实抓好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培训机构现场督导检查疫情防控、消防安全、应急处置等安全工作,排查安全工作隐患,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要持续对辖区体育培训机构开展暗访检查,确保压紧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
四、引导行业主体健康发展
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体校、学校体育社团等课外体育培训主体开展规范化建设行动;体育与教育部门共同遴选符合条件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中小学校提供课外体育培训服务。根据体育培训行业发展需要,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畅通参加培训渠道,将职业道德教育、反兴奋剂教育等纳入培训内容,引导广大青少年培养健康的体育观念。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