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静波 摄
9月24日下午,省政协月度协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在礼泉县袁家村召开。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党总支部书记郭占武介绍:
近年来,袁家村紧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一关键,聚焦三变改革,成功探索出一条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袁家村模式”。2020年,袁家村年游客接待量6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0万元以上,引来了800多名创客,吸纳就业3000多人,带动周边万余农民增收。袁家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聚焦三变改革,始终坚持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主线,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促进群众共同致富。
一、经验做法
(一)因地制宜,变资源为资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袁家村先后经历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发展阶段。2007年,袁家村转型发展乡村旅游,将村上原有的水泥厂、预制厂等村办企业闲置厂房、固定资产作为资本,盘活集体资源。从村集体土地流转入手,在所有权、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按每亩4万元作价,村民自愿将572亩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集体,实现资源向资产转变。以关中传统老建筑、老作坊、老物件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关中民俗文化为内涵,以乡村生活和当地农民参与经营为特征,以食品安全为破题,以原生态和零添加的方式,用农民的办法捍卫食品安全,建成了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村景一体的体验式旅游景区。
(二)搭建平台,变资金为股金。以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为载体,通过袁家村农民学校对村民进行教育和培训,使村民初步具有经营能力和服务意识。提供优惠政策和基本条件,让村民分期分批低成本或无成本进入创业平台。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袁家村以股份合作为切入点,创办农民合作社。其股份制经营模式主要由5部分构成:
1.基本股,为盘活闲置资产,又便于把农户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联结,袁家村将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集体保留38%,其余62%量化到户。
2.混合股,袁家村每一个商户,每一家农户的持股结构都不一样,既有资本入股,还有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既有袁家村的,也有周边其他村的,形成了混合持股的结构。
3.交叉股,旅游公司、合作社、商铺、农家乐互相持有股份,共交叉持股460家商铺。村民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入股的店铺,入股的村民范围已扩充到在袁家村的各类经营户。
4.调节股,针对经营户收入高低不均的现实,村里将盈利高的商户变为合作社,分出一部分股份给低盈利的商户,以缩小他们与高收入商户的差距。
5.限制股,在合作社入股过程中,全民参与、入股自愿、钱少先入、钱多少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促进了集体与农户利益的均衡发展。
(三)折股量价,变村民为股东。坚持以村民为主体、以党总支为核心、以书记为带头人,村干部是服务员,通过股份量化,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由村集体投入2000万元,注册成立袁家村旅游发展公司,集体占股38%,村民占股62%,按每股20万元,将公司股权量化分给全村62户群众。在景区内,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对优势项目产业化,成立合作社,让群众参与分红收益。通过全民参与、收益共享,将所有村民转变为股东,各个项目互相参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调节了收入分配,调动了积极性,实现了共同富裕。
二、建议
(一)做大农产品品牌。袁家村以三产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培育袁家村品牌,通过袁家村品牌销售农产品拉动二产的加工带动一产的种养殖产业,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的模式,袁家村品牌在全国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建议整合我省部分优质农副产品,进一步扶持品牌发展,做大做强陕西袁家村农字号品牌,助力我省乡村振兴。
(二)做强百村联盟。近年来,每年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党政部门、文旅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考察团计千余批次纷纷到访袁家村。2018年,袁家村牵头成立乡村振兴“百村联盟”,搭建村庄及行业间交流、合作、共创的平台,召集了全国第一批乡村振兴领域的排头兵,结对帮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乡村振兴进程。建议省政府在平台的搭建上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宣传推广袁家村模式及“百村联盟”,倡导遴选更多优质资源加入平台运营,以咸阳袁家村乡村振兴学院为载体具体完善运作。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