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渭南行】叶振林委员:双岗履职显担当 初心如磐惠民生

2025-11-18 07:24:19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针对白泉村经济发展情况,叶振林用脚步摸清了以花椒种植为特色主导产业、村集体桶装水厂为集体经济支柱的产业发展实情,找准了制约发展的堵点问题...

  首席记者 白瑶 记者 樊星

  “我的病多亏了小叶书记,他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10月23日,在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白泉村,村民崔兴林握着来家里走访的叶振林的手激动地说。

  崔兴林口中的小叶书记,就是华州区政协委员、大明镇白泉村第一书记叶振林。三年前,叶振林从华州区卫健局来到乡村一线,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口碑,先后获得“优秀第一书记”“优秀政协委员”等殊荣。

  “既然来了,就要扎下根”

  2021年,初到白泉村的叶振林就立下誓言,要贴近村情民意扎下根,为村里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随后,在白泉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他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从每户人口、收入来源和实际困难摸实情、理思路,几个月跑下来,基本掌握了村里的情况。

  在白泉村,农村改厕工作一直难以推进,叶振林直面难啃的“硬骨头”挺身而出。

  “一些村民认为老厕所用着习惯,对改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导致工作难以推进。”叶振林认为,打开村民心结不能硬推硬干,要从入户调研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入户调研时,叶振林了解到村民杨友才的儿子一家在城里打工,小孙子每次回老家都抱怨厕所夏天蚊子咬、冬天冻得慌、晚上摸黑易摔跤。他决定以老杨家为试点,经过倾心交流,一周后,一座整洁卫生的厕所落成了。

  有了“点”就有了“面”的推广。“当时全村人都争相来看杨家的新厕所,大家思想渐渐开始转变。”叶振林趁势而上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四老”宣讲小分队,通过“庭院会”“板凳会”等多种贴心协商方式,逐步打开了改厕工作的被动局面。

  不到两个月时间,白泉村150个农户厕所全部完成改造。这件事让群众在心中认可了叶振林。

  “现在的厕所又干净又方便,跟城里的一样。”村民刘小平一脸骄傲地说。

  “集体经济强了,村民才能真正受益”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

  针对白泉村经济发展情况,叶振林用脚步摸清了以花椒种植为特色主导产业、村集体桶装水厂为集体经济支柱的产业发展实情,找准了制约发展的堵点问题。

  花椒是白泉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彼时恰遇产量质量双双下滑,村民们正愁种还是不种。

  “产业不提质,增收就无从谈起。”叶振林说。经他多方联系,农技专家来到田间地头讲授科学种植技术。天道酬勤,随着花椒品质的提升,如今种植花椒已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主要渠道。

  如果说花椒产业关乎村民“小家”的收益,那么村集体桶装水厂则牵动着全村“大家”的增收梦。然而,2019年建成的桶装水厂,初期仅能生产大桶水,受限于品种单一,销量始终不尽如人意。

  “集体经济强了,村民才能真正受益!”叶振林说。他主动请缨负责水厂运营,跑市场、拓销路,带着水样到西安、咸阳、渭南等地的酒店、学校、企业调研,2023年推出小桶水生产线,拓宽市场销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白泉村桶装水走出了华州,水厂产值同比增长33%,年营收20多万元,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与带动村民增收的“双赢”发展目标。

  “第一书记是群众的服务员“

  “第一书记是群众的服务员,政协委员是群众的代言人,无论哪个身份,都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叶振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看病是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由于白泉村地处偏远,看病远、就医难是现实困扰难题。叶振林发挥自己来自卫健系统的工作优势,多次往返华州区人民医院、通用环球中铁华州医院协调对接医疗资源。2024年,在他的努力下,一场大规模义诊活动在村中开展,免费体检、问诊开药等贴心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医疗服务下沉带来的温暖。

  为了让医疗帮扶常态化,叶振林推动白泉村党支部与通用环球中铁华州医院党支部建立党建结对共建合作机制,2024年10月签约,并制定了长期帮扶工作推进方案。

  “以前腿疼得走不动路,去城里看病要折腾大半天。现在专家上门来,小叶书记还陪着检查,真是太暖心了!”今年75岁、常年受腿疾困扰的崔兴林说。

  对于村中特殊困难群众,叶振林更是格外牵挂。村民崔文虎家中三口人,两个孩子尚在求学,生活本就拮据,他却不幸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得知情况后,叶振林不仅协调人员接送其子女上下学,还定期到医院看望慰问,并为他办理了低保提档手续,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政协委员意味着责任”

  “政协委员意味着责任。只有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才能提出有温度、有分量的提案。”叶振林说。为此,他把驻村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建言献策的素材,努力架起群众与党委政府间的连心桥。

  资源配置不均、队伍建设不足、药品目录与群众需求脱节……针对基层调研发现的问题,叶振林在华州区政协全会发言中积极建言,提出的加强人才队伍、注重融合机制建设等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身为政协委员,他情系民生,提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定期安排进修培训、优化药品采购配送机制等建议,为提升全区基层医疗保障水平积极履职尽责。

  “作为基层政协委员,我的优势就是离群众近、了解实情。对我而言,双重身份不是负担,而是相互促进的动力。”叶振林表示,要继续立足双重岗位认真履职担当,推动花椒与桶装水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持续关注民生建好言、发好声,为乡村振兴、村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白泉村 花椒产业 集体经济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