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36件;
52个不动产“登记难”项目完成登记、惠及群众9.6万人;
处置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230件;
率先开展就诊卡“清卡退费”工作……
时光不居,见证着金台区铿锵前行的发展步伐;岁月如流,记录着金台区破茧成蝶的奋斗历程。
作为宝鸡老城区的金台区,承载着城市的繁华与记忆,在发展征程中扛起主城区担当。2025年,金台区以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为统揽,全面落实“一四五十”战略和十项重点任务,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1239”行动,统筹抓好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改作风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回升向好态势,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北坡公园提升改造项目
强工兴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作为宝鸡工业肇基之地,金台区始终将工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提质扩量并举,服务保障增效,聚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围绕油气钻采装备、叉车及轨道交通、区域特色食品等六大产业集群,构建起以蟠龙新区为龙头,金河工业走廊、龙源工业园、西营科创园协同发力的“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
抢抓机遇提前谋划,金台区积极争取中省市财政资金14.5亿元;紧扣重点产业链,强化链式招商,今年1至7月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4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钉钉子精神落实9个方面173条改革任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均跑动次数减少约90%,办理环节减少84%。深化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助企纾困座谈日等机制,新增市场主体2907户,总量稳居全市前列。
金台区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聚链成群,促进数智赋能协同发展,辖区企业成功插上“智能”翅膀。金台区围绕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梳理6条工业重点产业链,形成“链长统筹、专班服务、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围绕打好提振消费、外贸拓展硬仗,统筹文旅商体资源禀赋,规划建设羽山5A级旅游景区,新增限上商贸单位28户;“以旧换新政策+乐购金台活动”双轮驱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入选全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凭借“互联网+政务服务+教育医疗+治安防控”等一批场景应用,蟠龙高新区在全省率先获批86平方公里空域,建成西北首个5G-A通感一体基站及全省首条商飞航线,低空物流配送、医用样本运输等场景全面推广,支撑推动数字经济突破起势。

宝鸡合力叉车有限公司数智化改造项目
品质提升,城市底色不断夯实
城乡面貌的焕新,是融合发展的直观体现。金台区以“更新”“补短”“治乱”为抓手,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城市更加精致精美。
85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工,41个小区老旧管网更新工程进度过半。东石巷、北一巷“瓶颈路”竣工贯通,城市易涝点改造治理,建成停车场2座,新改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13座;完成“三拆”4000余平方米,新增绿地1.2万平方米;落实主次干道严禁严管和背街小巷疏导市容管控机制,下茬整治北坡代家湾片区乱搭乱建、上塬路口车辆乱停乱放、秦岭市场等区域乱设摊点问题。
金台区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高效办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转办群众信访件26件,深化违规取水集中整治,扎实开展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双碳”工作,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城市愿景逐步实现。
农村面貌焕发新颜。金台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改造提升1.2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稳定在4.5万吨以上。金台樱桃、硖石柴胡、蟠龙水蜜桃、金河油菜花等特色种植养殖多元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村增至21个。农村人居环境、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卫生厕所普及工作成效明显。
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断头路”变通途,棚户区展新颜,家门口有了公园绿地……这些点点滴滴的“发展红利”,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变化。

金台区N维天象公园
心系百姓,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四五”以来,金台区民生投入逐年加大,从2021年的18.27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0.96亿元,占区级财政总支出的87.69%。金台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群众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教育领域,全区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提质扩容,金陵湾幼儿园、轩苑第一小学、宝鸡智博学校、金台职教中心等一批教育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3170个,跻身全省集团化办学试点区,教育资源供给更加优质均衡。
在医疗保障方面,市中医医院分院、市第三医院康养大楼建成投用,金台医院建成“五大中心”,金陵老年养护院主体建成,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营实现全覆盖,累计新增医疗养老床位2773个,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31户,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得到完善。
在就业创业方面,金台区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十大行动,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达22个,城镇新增就业475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029人;建成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西秦大姐”劳务品牌入选全国首批劳务品牌典型案例,“宝鸡擀面皮师傅”晋级省级劳务品牌,带动就业5万人以上,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此外,金台区还将社区阵地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先手棋”,整改提升面积不达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9个,以阵地升级撬动服务升级;坚持“群众所需、社区所能、可持续运营”的原则,通过组建城市党建“红色联盟”,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和服务群众效能。
时间刻度,亦是奋斗标尺。
作为宝鸡市主城区和市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金融商务中心所在地,金台区身兼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旅商体融合先行区等多重战略定位。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展望未来的新起点,依托这坚实的根基与清晰的蓝图,金台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实的步伐,奋力续写工业更强、新区更兴、城乡更美、幸福更可及的新篇章。(刘楠)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