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导报报道组
时间,记录坚实脚步;奋斗,镌刻履职印记。
2018年12月17日,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凝聚智慧和力量。
七载砥砺,步履铿锵。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9月25日,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会议立足新阶段、明确新任务,为全省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提供行动指南。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努力在加强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广泛凝聚共识上实现更大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省委书记赵一德的讲话既有思想引领,也有履职要求,更饱含对委员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参加会议的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尚小红说。
今年以来,尚小红积极参加省政协组织的各项考察调研活动,在省侨联青委会组织委员行调研,深入各行业优秀企业、侨青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侨界群众诉求。
“今后我将充分发挥侨界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作用,服务我省外贸拓展和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提升履职能力,牢固树立以侨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倾听侨界群众的真实诉求和建设性建议,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汇聚合力。”尚小红表示。
走出会场,省政协委员、省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毛亚社备受鼓舞。
“省委政协工作会议高度评价省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了全省各级政协在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与有荣焉。”毛亚社为自己今后的履职确定了“政治站位求‘高’、建言献策求‘准’、民主监督求‘深’、履职为民求‘实’”的目标。
他表示,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关键领域深入调研,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继续深入企业、乡村、社区,摸清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层面的落地效果,倾听市场主体的真实诉求,为推动惠企利民政策落实贡献力量;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解读政策、稳定预期、利用金融工具支持创业就业、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把履职成果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学习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后,省政协委员刘辉对“围绕民生所盼献计出力”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在他看来,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强调的“从群众‘急难愁盼’落子,从一件件民生小事切入”,就是要深刻认识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意义,增强联系界别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既要当好群众呼声的“倾听者”,更要做好诉求解决的“推动者”。
“联系界别群众,关键在‘真联系、解真难’。”履职以来,刘辉始终以群众诉求为出发点,围绕政务新媒体管理、城市污泥处置等问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和提案,推动民生关切转化为履职实效。
展望履职路,刘辉表示,将继续践行“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紧盯就业、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痛点,用更扎实的调研、更精准的建议回应群众期盼,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学习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后,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政协委员必须自觉站位全局、强化责任担当,以高质量履职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结合工作实践,省政协委员、陕西博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侠对下一步履职有了新的打算。她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入基层一线、项目现场和市场前沿,真切感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难点堵点。同时,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县域特色产业培育等关键领域,力求察实情、出实招,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委员助力。
长期深耕功率半导体领域,省政协委员、芯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义对省委政协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发展所需献计出力”有着深切实践体会。
近年来,罗义多次参加省政协专委会组织的调研活动,通过深入企业车间、产业园区,他发现不少科技企业面临核心技术攻关缺资金、产学研转化缺桥梁、人才引育缺配套等难题,这在陕西推动数字经济、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尤为突出。
“科技创新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当前需着力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我认为陕西要搭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平台,设立民营科技企业攻关专项基金,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同时要围绕共建‘一带一路’贸易需求,推动功率半导体等优势产品技术升级,助力陕西打造开放型经济科创支点。”罗义表示,将始终认真履职尽责,多提务实建议,为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建设现代化陕西贡献民营科技企业力量。
当数字技术遇上文化遗产,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年来,陕西以数字技术“破壁”,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与传承中探索出一条守正创新之路。
“数字技术的介入,恰好为非遗搭建了‘走出深闺’的桥梁,让传统技艺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参与’。”省政协委员、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咏梅曾带领团队参与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文化艺术展,通过创新融合汉服展演与书画展示,让平面画展“活”起来,推动非遗迈向“年轻态”表达。
在认真学习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后,她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带领团队持续探索非遗传承创新路径,生动讲好陕西故事,让陕西非遗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闪亮名片。
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标志性名片。结合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在学习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省政协委员、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申大鹏注意到省委政协工作会议提到“在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上多出实招”。
“在我看来,陕西全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需着力破解‘大资源、小产业’难题,为发展注入新动能。”申大鹏建议,要推动文化IP、文创生产、文旅服务全链条升级,培育创新动能,打造文化强省新优势。加大文化数字化投入,整合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整合和分享,建立省级文化大数据平台。依托陕西的高校资源优势,建立人才基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文旅人才。
深耕中哈合作20余年的省政协委员、陕西陕哈集团董事长何诚在学习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后对推动陕西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省应以‘进一小步、积一大步’”的韧劲,持续推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结合陕西地缘优势与实践,进一步激活对外交通枢纽陆港空港的延伸潜能,推动多元对外人文交流,增强民间外交活力、夯实人民友谊,营造知华友华合作氛围,推动加工贸易向国内高端产业集群转型、工业体系向产业链末端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国际商事法庭的仲裁平台作用,强化对外商务咨询、财税、法务实操能力建设,构建对外合作纠纷全流程保障服务体系,让企业敢于‘走出去’、放心‘走出去’。”何诚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助力陕西激活开放型经济新动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