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以唐诗为媒 推出精彩文旅演出 每一幕都是盛唐的恢宏气象

2025-09-15 08:47:06  来源:西安晚报  


[摘要]唐诗数万首,题材风格各异,像是铺在天幕上的繁星,点缀着盛唐的每一个角落。古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是诗人吟咏的对象;今西安,从历史事实和文化渊源来讲,是不折不扣的“唐诗之都”。...

  《大唐追梦》演出现场。(记者 尚洪涛摄)

  《长恨歌》演出现场。(记者 尚洪涛摄)

  唐诗数万首,题材风格各异,像是铺在天幕上的繁星,点缀着盛唐的每一个角落。古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是诗人吟咏的对象;今西安,从历史事实和文化渊源来讲,是不折不扣的“唐诗之都”。

  为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知名旅游城市,西安多年前就有意识地挖掘唐诗文化资源。众多文旅演出都从唐诗生发开来,唐诗为演出注入了灵魂,这些文旅演出也让唐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长恨歌

  一曲舞尽千古爱情

  2006年,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问世。该剧以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为蓝本,在故事的发生地华清宫,真实再现了大唐盛世的恢弘气象和唐明皇与杨贵妃千古绝唱的爱情传奇。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作为在真山真水故事发生地实景演绎的舞剧,《长恨歌》问世之初,大概也没有想到这台舞剧能火爆二十年。以山为幕,以水为台,亭、榭、廊、殿、垂柳等元素相互映衬,舞剧《长恨歌》勾勒出一幅盛唐画卷。

  万星闪烁的梦幻骊山、熊熊燃烧的湖面火海、精致华丽的舞美妆造,再加上隐蔽式折叠LED屏、水下升降舞台等技术加持,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天上与人间、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据统计,作为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自2006年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6500余场,接待观众1290万人次,创收超30亿元,是陕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长恨歌》艺术总监薛雷凯告诉记者:“华清宫是李杨爱情故事的发生地,二十多年前,当我们萌生要在华清宫打造一台文旅演出时,白居易的《长恨歌》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了主创面前。因为《长恨歌》本身是一首非常完整的叙事长诗,写的也是发生在华清宫的故事,将唐诗《长恨歌》打造为舞剧《长恨歌》,我们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整场舞剧全长70分钟,由“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夜半无人私语时”“春寒赐浴华清池”“骊宫高处入青云”“玉楼宴罢醉和春”“仙乐风飘处处闻”“渔阳鼙鼓动地来”“花钿委地无人收”“天上人间会相见”等十幕组成,通过山水风光、古典乐舞、诗歌旁白、高科技灯光音响及特效等表现手法,充分展示了大唐盛世的恢宏气象和千古绝唱的爱情传奇,让观众穿越时空隧道,领略一千多年前发生在骊山脚下,华清池畔的凄美爱情故事,感受浓郁的盛唐文化气息。这十幕内容也都是白居易长诗中本身的内容,薛雷凯说:“我们完全还原了诗歌的历史脉络,选取了其中的有效诗句,进行二次加工和创作,并利用各种舞美、服装、视听效果等现代技术,对诗歌进行了最贴切的表达。”

  《长恨歌》演了二十年,常演常新,并成为中国文旅演出的标杆作品,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撬动区域经济、传承文化基因的超级IP,成功带动周边综合酒店、民宿、康养、文创综合收入超70亿元,成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薛凯雷直言,诗与舞的完美结合,又有文物赋能,还有最敬业的演员每天零失误的演出,这才造就了经典,他坦言“当然,诗歌绝对是这台演出的灵魂,也是演出的根本。”

  大唐追梦

  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唐文化之旅

  如果说舞剧《长恨歌》以白居易的同名长诗作为创作蓝本,那么在大唐芙蓉园演出的大唐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则以李白的视角带领观众梦回大唐,更在演出中融入了不少唐诗经典名句。

  “《大唐追梦》由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沙晓岚与王醒团队联袂打造,演出依托芙蓉园天然的山水园林舞台,通过建筑投影、沉浸式环绕音响与雾森系统,将亭台楼阁、廊桥水波化为动态画卷。突破传统剧场限制,观众席特别采用了‘游船观演’互动模式,首创‘泛舟夜演’新体验。观众登船后即化身‘寻梦人’,随船只移动解锁精彩演出,还能在水上游弋畅玩,随着美轮美奂的场景更替,探索奇幻瑰丽的剧情,在碧波荡漾中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盛唐文化之旅。而带领观众寻梦的就是李白。”据西安曲江文旅演艺公司演出运营部经理穆玉琛介绍,剧中完整呈现了李白的《将进酒》,“李白”泛舟湖上,一曲《将进酒》演绎得激情豪迈,挥洒自如。

  穆玉琛告诉记者,“《大唐追梦》创排以来,改过好几个版本,有以紫云楼为背景的光影秀,还有观众坐在船上就能看的演出,要展示盛唐开放包容,还要包含丝路文化、盛唐乐舞等内容,整台演出容纳的点特别多,也都是唐朝时期的象征。导演组几经讨论,最终选择将李白的诗进行串联,《将进酒》作为创意原点,其豪情潇洒引出盛世繁华,自有入梦之感。”

  此外,在演出中还在大屏上呈现了一些著名的诗句,“曲江水满花千树”“笑入胡姬酒肆中”“长安水边多丽人”……“我们也是想呈现万国追梦大唐,长安就是他们心

  目中向往的诗和远方之感。”穆玉琛说。

  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

  一眼千年 一梦长安

  除了《大唐追梦》,穆玉琛也参与了《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的编导工作,在她看来,与《大唐追梦》相比,《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更是每一幕都称得上是“千年诗行”。

  记者了解到,《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所展示的唐代礼仪文化内容参考了《大唐仪礼(贞观礼)》《(永徽)显庆礼》《大唐开元礼》等有关典籍文献,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内涵二次创作而成。演出内容分为“宾至盛唐”“穿越时空”“天下长安”3个部分,通过还原大唐迎宾仪式、行进式仪仗表演和城墙实景文艺演出,将诗、词、歌、赋融入其中,全方位展现大唐盛世的恢宏气象。

  当观众从永宁门南广场层层递进,进入瓮城后,瓮城内的演出完全呈现了大唐是诗歌的国度。《少年行》《春江花月夜》《琵琶行》……整台演出都围绕着唐诗展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盛唐时期万国来朝的雄伟壮阔,璀璨唐诗的意境悠远,盛唐丝路的多元交融,可以说整台演出部分内容使用诗人的角色,部分内容用诗句呈现。

  “一眼千年,一梦长安,唐诗是整台演出的切入点和核心,我们将唐诗和迎宾盛礼结合起来,就是希望穿越千年时光,透过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让观众进一步领略盛唐的绝代芳华。”穆玉琛表示。 (记者 张静)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文旅演出 唐诗为媒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