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市:服务群众周“解忧” 解了百姓“忧心事”

2025-09-13 11:19:42  来源:延安社会工作  


[摘要]今年以来,子长市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健全服务群众周“解忧”民意诉求闭环化解机制,通过“八步闭环工作法”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事有所解”,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为新时代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宝贵经验。...

  今年以来,子长市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健全服务群众周“解忧”民意诉求闭环化解机制,通过“八步闭环工作法”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事有所解”,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为新时代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建强机制“总枢纽”,织密为民服务网络

  周“解忧”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子长市从机制建设入手,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为解民忧提供坚实保障。一是高位推动聚合力。建立党政市级领导推进周“解忧”工作制度,明确“市级领导抓统筹、主责单位抓落实、镇(街道)兜底抓落地”的三级责任链条,将民生诉求化解与分管领域工作深度融合,构建起“市级领导牵头、部门协同配合、镇(街道)兜底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基层延伸全覆盖。将周“解忧”机制延伸至镇(街道),通过印发工作通知、细化操作流程,压实属地责任,让村(社区)网格员、镇(街道)成为收集诉求的“前哨”,确保群众的声音“层层有回应、事事有人管”。三是闭环管理提质效。创新“群众点单、部门接单、例会解难、督查跟单、办结销单”模式,建立“八步闭环工作”方法,通过 “线索征集 - 综合研判 - 会前协商 - 例会解难 - 会后交办 - 督办 - 办结 - 事后回访” 的八步闭环流程,实现群众诉求从收集到解决的全链条管理,每个环节都有记录、有督办、有反馈,确保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拓宽渠道“听民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前提是“知民所呼”。子长市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让群众诉求“进得来、分得清、理得顺”,为精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一是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依托政务服务网、12345热线、智慧社区APP等平台,打造“指尖诉求通道”,让群众“足不出户能反映”;线下,通过社区网格员走访、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坐班、主要领导定期现场接访等方式,“面对面听诉求”,累计收集群众诉求136件,实现民意收集“线上线下无盲区”。二是诉求分类明方向。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类,主要涉及民生保障、交通安全、邻里纠纷等多个方面。其中民生保障类占40%、邻里纠纷类占20%、资源开采类占20%、城乡建设类占10%、其他类5%,精准分类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三、靶向发力“解难题”,用实干赢得民心

  解决问题是周“解忧”的核心。子长市聚焦群众诉求,用领导下沉、专家助力、部门协同的“组合拳”,让一个个难题得到化解。一是领导带头“当场办”。市级领导定期接访,深入分析问题症结,现场明确解决方案和时限。截至目前,已召开周“解忧”会议27次,研究解决事项29项。市委书记田兆虎现场调解村民纠纷,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晓斌为老电影放映员解决养老待遇问题,用“面对面”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到“事有人管”。二是专家助力“专业解”。特邀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樊九平来子长专题调解群众矛盾纠纷,运用丰富经验和专业技巧,深入梳理案件症结,多方协调,推动疑难纠纷妥善化解,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部门联动“合力办”。针对不同类型问题精准施策——民生保障类问题,协调人社、民政落实救助政策;交通安全类问题,联合交通、交警开展专项整治,改善城区出行环境;邻里纠纷类问题,组织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及时介入,成功化解纠纷,让社会更和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子长市周“解忧”工作用机制保障效率、用精准对接需求、用实干化解难题,生动诠释了“四下基层”的实践意义。下一步,子长市将持续优化流程、整合资源、跟踪反馈,让周“解忧”解出更多幸福感,为基层治理贡献“子长经验”。(来源:子长市委社会工作部)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延安 子长市 基层治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