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省79个县(市、区)以党委、政府名义印发工作方案,部署开展防止返贫帮扶政策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试点县区数量居全国前列。
省民政厅副厅长李平介绍,在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方面,我省持续保障122.23万城乡低保对象、13.25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累计实施救助12.4万人次、医疗救助326.5万人次、教育救助152.65万人次、住房救助67.1万户、就业救助1849人次,为1.6万人次临时遇困的流浪流动人员提供救助帮扶。
在返贫帮扶政策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上,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贯通14个部门45项信息数据,覆盖178万低收入人口和578万关注对象,今年累计比对18批次3383.37万条数据,将15.23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制定《“五床联动”医养融合整合照护试点方案》,省民政厅与省卫健委、省医保局联合推动在相关区县先行先试。全省现有养老服务机构944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440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253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9419个、养老床位24万张,累计完成4.7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老年助餐点4929个,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
在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方面,市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实现全覆盖,县级和乡镇站点覆盖率分别达到83%、95%。今年下达中省补助资金1.08亿元,持续保障全省近1.1万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抓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落地落实,共发放资金7.05亿元,惠及全省107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在82个县(区)开展“精康融合行动”,为4.2万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卫生社区康复服务。全省427个慈善组织,接收慈善捐赠款物8.68亿元,实施慈善帮扶项目2254个,受益群众达76.57万人。
在全面优化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方面,全省121个婚姻登记处全部实现规范化、电子化,全部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开展婚恋辅导、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和矛盾调解。持续深化殡葬服务改革,全省殡葬服务机构累计取消或降低收费1499项次,群众人均治丧费用降低1000元,惠及群众4.39万人。
在社会治理方面,持续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截至目前,全省登记社会组织3.1万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3.3万人。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扶老助老、关爱儿童等服务项目206个,开展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蓝田行”活动,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李平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推动《老年人优待办法》《陕西省实施〈慈善法〉办法》修订,出台我省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和加快发展银发经济等政策文件。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尽快出台高龄老年人保健补贴发放办法,实现高龄补贴“免申即享”。
(实习记者 王朝辉 首席记者 李荣)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