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花”王宏(右)在央视综艺节目《开门大吉》中介绍袁家村小吃 受访者供图
□ 记者 赵婧 韩永国
“‘村花’来啦,你没忘了答应叔的事儿吧?”“叔,记得呢,就是来跟您商量一下,咱们这次视频要换个角度……”
夏日的清晨,袁家村小吃街升起第一缕炊烟时,网名“袁家村村花”的王宏便开始忙着与商户讨论拍摄宣传视频的新点子了……
意外的“网红”:
只为守护袁家村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边的九嵕山下,是一处年接待游客超950万人次的网红打卡地。
“我成为网红纯粹是一个意外。”“80后”王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袁家村姑娘,她说,近几年,随着袁家村知名度不断攀升,网络上逐渐出现了不同声音:有人认为袁家村过于商业化,失去了原本的乡土气息;也有人质疑餐饮卫生状况,担心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更有人恶意编造虚假信息,损害袁家村的名誉……
作为烟霞镇政府的一名宣传干事,看到家乡被误解,王宏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从小就在袁家村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我知道袁家村的变化,也了解它的真实情况。”王宏深知袁家村从农家乐一条街起步、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不易,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发声。
2023年春,王宏注册了抖音账号“袁家村村花”,尝试用手机拍摄、发布短视频,却引来网友的质疑,“什么村花?这是谁封的?”“一个村姑也敢自称村花?”……面对网友的冷嘲热讽,王宏没有退缩,“只要我坚持做自己,用心分享乡村的真实美好,大家一定会慢慢接受并喜欢我的。”渐渐地,网友被王宏的真诚和热情打动,开始关注这个接地气的“村花”。
村花“破圈”记:
成为乡村新“窗口”
拍摄短视频的第三个月,“渐入佳境”的王宏却中断了视频更新。她解释说:“虽然我努力提升视频制作质量,但总是感觉缺少些什么,这让我陷入了焦虑和迷茫。”
陷入创作瓶颈的王宏开始学习新媒体运营相关知识。“不要停留在表面,要想办法深挖咱们袁家村的故事。”在村民的鼓励和建议下,王宏逐渐找到了创作思路——穿着汉服,穿梭于古街小巷;说着方言,讲述袁家村的乡情故事;深入商户,DIY各类特色小吃;尝试以直播形式与观众互动……
千人饺子宴、千人火锅宴、关中大集……王宏还参与策划了一系列乡村文娱活动。“白天要主持、直播,晚上回去还得熬夜策划、剪辑视频……”从当初镜头前的生涩“小白”,到现在轻松自如地侃侃而谈,王宏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村花,看了你去宁夏追溯羊肉供应的视频,我对袁家村的食品安全更放心了”“你穿汉服好美啊,下回我也要穿汉服打卡袁家村”“袁家村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乡村生活”……渐渐地,王宏的短视频账号成了展示袁家村魅力的一个新窗口,“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袁家村。”王宏说。
走出乡村:
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2024年7月,王宏意外接到了央视综艺节目《开门大吉》的邀请。“那时候我只想着做好内容,粉丝量也不算大,没想到央视竟然会关注我这个乡村‘野生博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宏仍难掩内心的激动。
王宏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她身着唐代服饰亮相,在节目中介绍了袁家村的发展故事:“我们村从2007年开始发展旅游,现在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被誉为‘关中第一村’……未来,我们将打造新的乡村旅居生活方式,也欢迎全国游客来袁家村做客旅游!”王宏说,虽然很遗憾未能“通关”获得奖金,但借助大平台为家乡做了宣传,也是值了。
如今,袁家村不仅走出了陕西,还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今年6月,由40多名外国游客组成的旅游团来到袁家村,“村花”王宏带着他们品小吃、逛乡村、赏非遗,玩得不亦乐乎。“我还特地带他们去我家参观了一圈。”王宏说,自己家是在老宅的基础上改建的,采用了传统和时尚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室内配备了智能设施,“他们看了都觉得很惊讶,没想到中国的乡村住宅这么时尚,那一刻我特别自豪。”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位“村花”,经过两年多的坚持,“袁家村村花”账号粉丝量达3.6万,累计发布作品427条,获赞超200万。同时,王宏还积极参与袁家村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带动相关账号视频浏览量突破5000万人次。
看着熟悉的村景,王宏说:“未来,我还要在乡村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