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上级指导方式 为基层单位松绑赋能

2025-07-30 07:32:20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在不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过程中,调研发现仍存在“上级指挥棒与基层实际脱节”“权责倒挂束缚基层手脚”等问题,部分干部反映“想干事怕出事”“疲于应付检查考核”,亟需建立更科学的上下联动机制。...

  □ 华阴市政协

  在不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过程中,调研发现仍存在“上级指挥棒与基层实际脱节”“权责倒挂束缚基层手脚”等问题,部分干部反映“想干事怕出事”“疲于应付检查考核”,亟需建立更科学的上下联动机制。

  一是政策制定存在“云端设计”现象。某农业县2023年承接上级“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时,因未考虑当地山地占比70%的地形特征,导致部分区域出现“梯田变陡坡”现象,后期维护成本超预算3倍。

  二是考核督查陷入“痕迹主义”循环。某街道办统计显示,2023年共接待42次专项督查,填报287份报表,其中68%为重复性台账资料。

  三是问责机制产生“寒蝉效应”。某镇为完成防汛任务调用应急资金购买设备,后被审计指出“未严格履行采购程序”,导致干部产生“宁可不做也不犯错”心理。

  为此,建议:

  一、推广“一线工作法”。借鉴江苏“网格化治理”经验,推动省级部门干部下沉包联县、区,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沉浸式”调研,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闭环机制。搭建数字化直通平台,依托“秦务员”App开设“基层之声”专栏,允许乡镇干部、村(社区)负责人直接提交政策执行难点,由省级督查部门限时督办。

  二、优化考核“指挥棒”。参考福建省做法,将全省107个县(区)按功能定位分类设定GDP增长、生态保护等核心指标权重。建立“基层评议上级”机制,每年组织县市干部对省级部门政策可操作性进行反向测评,测评结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强化结果导向,减少台账检查,增加“随机暗访”“群众满意度”考核比例。

  三、健全干部担当作为保障体系。细化容错免责清单,参照深圳市经验,明确乡村振兴、应急处突等6大类30项“可容错”情形,对因客观条件变化导致的未达预期目标事项,经评估后不予追责。建立“担当指数”评价,对干部在重大项目、矛盾调处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分,作为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的核心依据,对排名靠前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基层单位 华阴市 政协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