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记者从安康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上半年,安康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水平取得跨越式突破,电子化交易率高达97.34%,不见面开标项目占比超86%。
数字引擎驱动,交易驶入“快车道”。安康全力打造智能化交易平台,上半年1828个项目实现全流程“指尖办理”,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投标;创新“云端评标”模式,与呼和浩特、巴彦淖尔等全国13个地市建立远程合作机制,完成跨区域项目63个,同比增长31.25%;在交通工程领域率先实施“暗标盲评”项目60个,有效降低人为干扰,筑牢公平竞争基石。
企业包袱做“减法”,市场活力做“加法”。安康推进“信用承诺替代现金”改革,20个政府投资项目试点信用担保,直接免交保证金2074.1万元,惠及329家中小企业;电子保函全面推广,在线开具电子保函1045笔,为企业减少占用流动资金9399.7万元;创新“中标贷”服务打通融资快车道,中标企业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重点项目跑出“安康加速度”。“评定分离”改革在9个政府投资工程中落地生根,涉及资金5.04亿元,招标人自主择优选择中标单位,项目质效双升;“项目管家+绿色通道”全程护航机制为40个省市重点项目配备服务专员,压缩交易周期,保障高效落地;“12345+交易”评价直通车实现市场主体诉求即时响应,连续收获100%好评。
透明监管筑牢公平防线。安康推行招标计划“早知道”,提前30天发布项目信息442条;制定专家及代理机构行为规范等系列制度,明确负面清单;智慧监管实现行业监管、纪委监委、审计部门全程在线协同,55个监督投诉渠道清晰公示,确保投诉“零积压”。
(实习记者 庞浩楠 首席记者 唐冰)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