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邱铁生:少立报国志,热血卫中华

2025-07-06 07:41:32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全民族抗战爆发后,1938年2月,邱铁生随部队进驻韩城禹门口,担任河防...

  邱铁生(1897年—1939年),字丙寅,又名射斗,陕西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人,1918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还阅读了大量具有革命思想的进步书籍,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十分关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西安后,邱铁生积极投身这一爱国运动,和进步学生一起冲破阻挠,走上街头演讲,宣传革命道理。

  1927年,邱铁生毅然辞去富平县高小教师之职,投笔从戎,参加了杨虎城的部队。经过培训学习,邱铁生在部队从事译电工作,因工作勤奋努力,表现突出,升任西安绥靖公署少校参谋。

  1935年,邱铁生奉命到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受训。毕业之际,他专程去杭州瞻仰岳飞墓,并特意着戎装在“精忠报国”碑前拍照,以明其志。回部队后,升任孙蔚如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中校参谋。1936年12月,邱铁生随部队参加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他被任命为陕西警备第三旅副旅长。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1938年2月,邱铁生随部队进驻韩城禹门口,担任河防。此间,他急切盼望效命疆场。7月,时任三十一军团第九十六军一七七师独立第四十七旅副旅长的邱铁生随部队东渡黄河,奔赴中条山抗日前线。过河后,一七七师师部驻关帝庙,独立第四十七旅旅部驻玉泉寺。根据军部命令,第四十七旅北出猗氏、临晋,阻击日军,阻滞其前进,第四十七旅与日军激战十数日,击退日军,既阻止了驻扎运城的日军南下,守护了黄河防线,又保护了陇海铁路安全。8月中旬,集结在运城、解县附近的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第四十七旅守军阵地分路进攻。在各部官兵的英勇阻击下,敌军迂回陌南镇,向芮城方向前进。邱铁生率部对南进之敌进行侧击、尾击,将迂回之敌击败,取得了中条山西部防御战的胜利。当时西安的一些报纸报道称:“西北整个得以安定,皆赖我英勇将士在北岸艰苦支撑所赐。”

  1938年9月13日,日军第二十师团以5000余人的联合部队分两路向中条山地区进攻。第四十七旅经昼夜激战,终将日军击退,取得了中条山地区反扫荡的胜利。11月4日,不甘失败的日军集结4000多人的联合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兵分三路向中条山地区全面进攻。邱铁生随部队袭其侧背,开展敌后游击战,经过近10天的反复拼杀,迫敌后撤,又一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此时,三十一军团改为第四集团军,孙蔚如任总司令,辖三十八军、九十六军。李兴中任第九十六军军长,第九十六军辖一七七师和独立第四十七旅。

  1939年1月23日,日军二〇师团七十八联队及八十联队一部在空军的配合和炮火掩护下,分六路向独立第四十七旅阵地发起进攻。邱铁生随部队在玉泉寺一线与敌展开殊死搏斗。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与敌浴血奋战四昼夜。敌机轮番轰炸并释放毒气,部队伤亡惨重。七四一团伤亡殆尽,团长李家骥阵亡。因粮弹告竭,援军受阻,第四十七旅官兵与日军短兵相接,拼死肉搏。在率部突围时,邱铁生不幸壮烈殉国,年仅42岁。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抗日先烈 邱铁生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