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园小镇”书写乡村振兴“政协答卷” ——镇巴县政协驻村帮扶工作侧记

2025-06-24 16:46:2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仲夏时节,镇巴县简池镇李塘村青山如黛、绿水环抱、青瓦白墙。...

  各界新闻网讯 仲夏时节,镇巴县简池镇李塘村青山如黛、绿水环抱、青瓦白墙。褪去金黄盛装的田野,铺满绿油油的秧苗,微风掠过,禾叶翻涌、塘水轻漾,把“田园小镇”的诗意泼洒得更加恣意又生动。谁能想到,这个籍籍无名的小村蜕变的背后,是镇巴县政协驻村帮扶的实干答卷。

  初遇:驻村“探路” 把脉问诊

  数年前,李塘村和全县大多数村庄一样,产业零散、基础薄弱,属于贫困村,摆脱困境、共奔小康是全村人民共同的愿景。

  初到李塘,面对脱贫攻坚硬任务和村民们怀疑的目光,驻村工作队不加辩解,更没有“纸上谈兵”,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白天,他们走村入户访民情,田间地头问收成。夜晚,他们搬着板凳串门子,院坝火塘听诉求。从摸清资源禀赋到吃透村情户情;从找出短板弱项到发现矛盾问题;从宣传政策到争跑对接,他们不再是机关里的“坐班干部”,而是泥地里的“劳动人民”,和村民吃在一起,干在一起。久而久之,工作队员们也和村民打成了一片,农忙时帮着插秧,抢收时帮着扛粮食,纠纷时陪着唠家常,高兴时一起分享喜悦,一来二去,他们不断摸索村民的习性,寻找问题的症结,思考发展的路径,像育苗一样,小心翼翼为李塘村寻找破土的“种子”。

  破题:找准定位 产业“造血”

  发展才是硬道理。“怎么发展,从哪里着手”是县政协驻村工作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了找到合适路径,工作队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反复商讨后,结合资源禀赋和村情实际,确定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田园综合体”的总体思路。随后,工作队召开了一次特别的院坝会,邀请退休老干部、村民代表及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共商李塘未来发展之计。会上,大部分人对发展乡村旅游表示赞成,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村上基础设施差,环境也不好,没人来消费,靠旅游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最终在两届老支书的大力支持和工作队的耐心开导下,全村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驻村工作队也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产业培育上,立足“田园”特色,不搞“高大上”的盲目跟风,而是深挖李塘村生态潜力,引导村民发展生态大米、油菜种植、稻花鱼特色养殖等,让田野乡间既有美景可看,又有实际收成;文旅融合方面,探索乡村旅游雏形,借着李塘村“山环水抱”的底子,谋划“田园体验”文章,打造田园观光线路,发展特色民宿和乡村美食;基础设施建设上,与田园风光同步配套跟进,建设旅游设施,打造景观小品,营造田园文化氛围……一系列规划设想,为李塘村绘就了一幅诗画田园的美好蓝图。

  蝶变:农旅融合 田园名片

  化茧成蝶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李塘村的蜕变中,县政协驻村工作队更是深有体会。

  几年来,工作队认准发展蓝图,锚定思路举措,倾心倾力真帮实扶。依托水田资源优势,带领村民种植生态水稻2000余亩,建起了生态大米加工厂,辐射带动周边3个村600余户村民年户均增收3000多元。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稻花鱼特色养殖,带动该村300余户年户均增收2000多元。依托项目建设,精心打造“一河两岸”旅游步道、二十四节气“法治路”、“同心·爱心·孝心”三桥、“振兴·奋进·康庄”三道等基础设施,建起了特色民宿、房车营地、儿童乐园等游乐项目,乡村旅游初具雏形。以传统村落和农耕文化为依托,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美化民居,改造古院落,建起“李塘书院”,举办传统老物件、奇石展,古钱币展等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乡村文化气息。以油菜花为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村集体经济成立乡村旅游公司,开办民宿、农家乐,举办油菜花节、农民丰收节,吸引大量游客来村体验,村民们在油菜花田里开起了“花田火锅”,在秧田边摆起了“田园烧烤”,年接待游客突破2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升。历经一届又一届帮扶,一年又一年改变,李塘村已成为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先后被表彰为“人居环境示范村”、市级文明村,村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县先进基层党支部”“五星党组织”“双强党支部”。如今的李塘村,早已撕掉“无名”标签,跃升成为全县“田园小镇”的一张响亮名片。

  振兴:作风为基 实干为要

  李塘村的蝶变源自脱贫攻坚,更得益于县政协倾心倾力驻村帮扶,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镇巴县政协干部务实作风密不可分。

  近年来,县政协以各类主题教育为抓手,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持续提升履职效能。在良好作风感召下,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把帮扶工作实效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克服重重困难,倾尽一切力量,接续用力,久久为功。2015年以来,县政协共累计向李塘村派驻第一书记6人次,队员15人次。这些队员中,有把两个孩子丢给家人,连续驻村6年的第一书记;有带病坚持驻村,尽心尽力出谋划策的驻村队员;有临近退“二线”却主动请缨下乡驻村的委室主任;有把村民当家人,和群众心连心的中层干部,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了李塘的蜕变,而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组织的认可。近日,县委组织部印发《关于2024年度驻村工作队暨县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考核结果的通知》,县政协选派的驻李塘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队员分别获得优秀,至此,李塘村驻村工作队已连续5年获得优秀,驻村队员获优累计达7人次,此外,县政协选派的驻杨家河镇祥源社区的1名干部也获得优秀,这是近年来县政协真帮实扶的侧面印证,更是政协系统狠抓干部务实作风的具体体现。

  仲夏的风还在吹,李塘的故事还在续写。站在新的起点,镇巴县政协驻村工作队仍在李塘村的田间地头忙碌着,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再贫瘠的土地也能长出希望,再偏远的山村也能奏响振兴的乐章,这份写在大地上的“政协答卷”,未来将会续写出新的更加精彩的篇章。(通讯员 刘智)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镇巴县政协 驻村帮扶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