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累计形成751项创新案例

2025-04-07 07:57:04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八年来,西安区域大力开展差异化、首创性和集成式改革,做优“丝路自贸”、做强“科创自贸”品牌...

  4月3日,记者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八年来,西安区域大力开展差异化、首创性和集成式改革,做优“丝路自贸”、做强“科创自贸”品牌,自贸试验区成为西安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践热土。

  “我们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开展小切口、大纵深改革创新,全面降低投资贸易制度性成本,累计探索形成751项创新案例。”西安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李群刚介绍说,在贸易便利化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重点围绕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铁路运输舱单归、机坪“直提直装”、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和加工贸易云报核系统等10余项在全国首创的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通关时效降幅达50%。

  在加快打造“硬核”产业集群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实施工业倍增和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食品和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包括“核心部件、零部件加工,整车制造,充换电设备研发制造及后期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四。

  在推进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落地全省首个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推出24小时预约通关、境内外保税维修等创新措施,促进航空、半导体、光伏、检验检测等优势行业延伸产业链,有效衔接国内国际市场。2024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进出口总值突破3100亿元,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近7成。

  在对内对外开放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积极设点、走线、联网、布局,在全国率先上线中欧班列综合数字服务平台、试点“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投运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推动跨里海班列综合运输成本降低10%以上。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开通国际干线18条、覆盖亚欧大陆全境,集结国内线路26条、辐射全国主要货源地,累计开行超2.6万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主要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在深化区域协同开放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发起成立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试验区联盟,联合新疆自贸试验区、福州自贸片区签订《联动创新合作协议》,推出“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文化出海全链条服务模式”等多项跨区域联动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累计新设经营主体23万余家,外商投资企业超1100家,新设经营主体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9.5倍,年均增速超60%。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全年探索形成不少于80项制度创新成果、6项国家级成果。”李群刚表示,下一步,将聚力打造制度创新高地,推动国家出台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港贸产融合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建设方案,探索推进自贸试验区跨境数据流动相关工作,联动福州片区、新疆自贸试验区等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深化与中亚开放合作,加快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建设,推动中欧班列“枢纽对枢纽”多点升级。

  此外,今年还将细化完善光伏、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会议会展等重点产业链制度创新清单,强化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作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增加RCEP企业服务中心线上平台功能,深化“一带一路”国别法律制度和政策研究,为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提供更优服务。

  (首席记者 李荣)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陕西自贸区 西安区域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