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种出渭南西甜瓜——农艺师何晓庆援藏记

2025-03-24 08:56:59  来源:群众新闻  


[摘要]“西甜瓜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取得成功、设施大棚育苗用遮阳装置获得发明专利、农牧民小型棚体蔬菜种植项目顺利推进……”3月12日,何晓庆向记者介绍她援藏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

  在阿里种植的西甜瓜喜获丰收,何晓庆(中)喜笑颜开(资料照片)。 受访单位供图

  “西甜瓜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取得成功、设施大棚育苗用遮阳装置获得发明专利、农牧民小型棚体蔬菜种植项目顺利推进……”3月12日,何晓庆向记者介绍她援藏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

  何晓庆是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室的高级农艺师,也是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渭南综合试验站技术人员和陕西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成员。

  2023年5月,何晓庆作为陕西省第十批援藏专业技术人员,远赴距离家乡4300公里的西藏阿里地区,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土地上助力当地农业发展。

  阿里地区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降雨量少、昼夜温差大……在这里种植农作物面临诸多挑战。

  “受自然条件限制,当地农牧民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大都是从其他地方长途运输而来,价格较高,新鲜度却较低。”何晓庆说。

  了解这些情况后,何晓庆便琢磨着在自己的老本行——西甜瓜培育上下功夫。

  说干就干,何晓庆一方面积极参与当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工作,一方面抽时间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

  何晓庆通过走访了解到,当地大棚里栽植的西甜瓜品种杂乱、品质不高、产量也低,便决定开展高原西甜瓜品种筛选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在阿里地区生长的西甜瓜品种。

  “要让阿里地区的农牧民吃到新鲜的瓜。”何晓庆说。

  前往西藏时,何晓庆习惯性地将种子装进行李箱。原本,她只是计划在农业交流中展示渭南西甜瓜技术成果,没想到派上了更大用场。

  为了筛选出适应阿里地区种植的西甜瓜品种,翻地、施肥、起垄覆膜、铺设滴灌带、点播种子、穴盘育苗、定植、追肥、整枝打杈、授粉……每一道工序,何晓庆都亲力亲为。

  为了不影响本职工作,温室大棚里的活何晓庆大多是早上或晚上加班加点完成的。后来,援藏工作队的队友伸出援手,帮她旋地、起垄、覆膜,一有空闲时间就到大棚里帮忙。何晓庆深受感动,干起活来越来越有劲。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9月,渭南西甜瓜首次在阿里结果。同时,何晓庆筛选出的小型礼品西瓜品种“俏也争春”和“金镶玉”以及厚皮甜瓜品种“金甜三号”和“夏乐”相继试验成功。

  高原设施西甜瓜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给了何晓庆坚持下去的信心。

  2024年,何晓庆加入陕西省第十一批专业技术援藏队。这一年,她向全国科研院所、农业高校、种子企业征集西甜瓜品种35个,在噶尔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试种,最终筛选出2个礼品西瓜品种和2个厚皮甜瓜品种。

  经过1年多的田间试验,何晓庆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西甜瓜种植技术方案,并申请了“西藏高原设施大棚育苗用遮阳装置”发明专利。

  为解决当地群众买菜难的问题,何晓庆积极推广农牧民小型棚体蔬菜种植项目,并动员阿里地区6个村的19户农牧民建设小型蔬菜棚,手把手指导农牧民搭建棚体、田间管理等。

  如今,这些农牧民已在棚里种上了白萝卜、土豆、白菜、西葫芦等蔬菜。

  “我希望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带动更多阿里群众种植蔬菜,进一步解决吃菜难问题。”何晓庆说。

  “阿佳(藏语里对姐姐的称呼),你种的瓜很甜、很香。”当地群众品尝了何晓庆种出来的西甜瓜后,连连称赞。

  “看见大家这么肯定我的研究成果,我觉得这一年多来的付出非常值得。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在当地开花结果,为当地群众的好日子增色添彩。”何晓庆说。(记者陈宏江 通讯员 姜晓)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渭南 西甜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