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周至复兴寨:雄狮少年“武”出年味!

2025-01-18 09:06:54  来源:群众新闻  


[摘要]锣鼓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两团像火一样的红狮子在村广场上翻腾跳跃、腾挪跌宕,提前点燃了周至县骆峪镇复兴寨村的春节气氛,为当地村民们带来了无尽的期待。...

  “有演出么?”

  “排练呢,正月初一在楼观台,得空来看!”

  锣鼓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两团像火一样的红狮子在村广场上翻腾跳跃、腾挪跌宕,提前点燃了周至县骆峪镇复兴寨村的春节气氛,为当地村民们带来了无尽的期待。

  复兴武狮是复兴寨村的非遗文化名片。

  肖军川带着“雄狮少年”们练习武狮表演。

  1月16日,阴历腊月十七,距离2025年农历春节只剩下十来天时间。复兴武狮队教练肖军川正招呼着村里的“雄狮少年”们提前练习武狮表演。“大点儿的队员们还在外打工没回来,年轻娃娃们放寒假了,我们就先开始训练。”

  肖军川带着“雄狮少年”们练习武狮表演。

  肖教练和其他前辈们带着“雄狮少年”们练习武狮表演。

  肖军川是省级非遗项目复兴武狮的第四代传人,也是复兴武狮会的发起人。“大家都熟悉南方的‘舞狮’,但我们北方的‘复兴武狮’用的是‘武术’的‘武’。主要把模仿狮子形体、习性的表演和武术融合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招式套路。”在他看来,武狮除了代表着喜庆、热闹,还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比如团结协作、勇敢无畏。

  武狮前辈给“雄狮少年”们做示范。

  肖军川点评“雄狮少年”们武狮技法。

  武狮前辈给“雄狮少年”们讲解动作。

  每次训练,肖军川和其他前辈们会带着“雄狮少年”先练习热身,不披“皮子”不配锣鼓,把套路过上几遍,最后再按照表演时的要求,全副武装排练。

  在4层高的长板凳上,周至县骆峪镇九年制学校14岁的杨玺博涵和他的搭档正一个扮着狮头,一个扮着狮尾。

  杨玺博涵(左)和搭档在长板凳上练习。

  杨玺博涵和搭档在长板凳上聚精会神地看教练做示范。

  武狮前辈给“雄狮少年”们做示范。

  “雄狮少年”们练习“探月”技法。

  “距离摆开!”

  “该用力要用力!”

  肖军川双手各拿着象征太阳和月亮的藤编筐。两头狮子在他的带领下跳跃、翻滚、站立,活灵活现、风生水起。

  杨玺博涵的手在训练中受伤。

  杨玺博涵和搭档在训练间隙休息。

  一趟下来,少年们已经累得说不出话,手骨也磨出了血。接近零度的天气,大家满头大汗、全脸通红。

  复兴武狮会里还有不少像杨玺博涵这样的“雄狮少年”。“学校少年宫开了武狮的兴趣班,每周我们都会跟着肖老师学两次武狮套路、武术基本功等。”杨玺博涵说,“开始觉得武狮太好玩了,但真正练起来才知道这里面辛苦和不容易。”

  “歇一哈,还能再来不?”其他老师傅关心地问他。杨玺博涵没有说话,只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训练还在继续。

  杨玺博涵带伤继续训练。

  训练间隙休息肖军川和“雄狮少年”们交流。

  间隙,村里六七岁的娃娃,会学着武狮的套路,在4层高的长板凳自如上下;年近九旬的老人,也会拄着拐围在一旁,边看武狮边用手敲着鼓点,眉眼间全是喜悦。

  村里的娃娃会学着武狮套路跃上长板凳。

  这可能就是肖军川把复兴武狮继续传承下去的动力和意义。(记者 余诚忠 陈怡文 赵宇鹏)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新春走基层 周至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