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省政协委员周爱英:做强县域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5-01-16 09:21:13  来源:西部网  


[摘要]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建议:做强县域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建议:做强县域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02:38

两会声音丨省政协委员周爱英:做强县域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冬枣是大荔县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42万亩,总产量超70万吨,2024年年产值突破90亿元。如何提高科技含量、转变种植模式,提高品质效益,一直是省政协委员、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关注的焦点问题。今年省两会,她提交了一份做强县域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提案。

  过去一年,周爱英走访调研了大荔县冬枣产区,以及渭南临渭区、蒲城、澄城、合阳、杨凌区等冬枣产业园。调研中,她发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乡村振兴,但资金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大的园区,而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发展更注重品质,能带动当地产业持续发展。她因此建议:“重点支持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家庭农场。在农场的种植和管理中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如智能农业设备、无人机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推广生态农业种植理念和技术,确保农产品安全、健康、环保,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一重要部署既延续了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支持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路,又在新的起点上对县域富民产业进行战略规划。

  在周爱英看来,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加强特色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衔接,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冬枣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乡村发展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周爱英表示,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引进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开发与推广,同时持续加强当地农业多方面人才培养。

  周爱英:“特别是电商、品牌宣传、产品加工等方面人才。培养本地农民掌握智慧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新技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起点新闻记者:秦静云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周爱英 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