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含“唐”量最高的T5航站楼来了

2025-02-14 19:23:1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2月20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将正式投运。...

  2月20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将正式投运。2月14日,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中国民航报等中省市、行业媒体的编辑记者走进西安机场,感受这座现代化航空港的独特魅力。

  T5航站楼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第三期改扩建项目的一部分,也是国内首座T5航站楼,其面积超过现有3座航站楼的面积之和。这一改扩建工程包括新建一条第三跑道、70万平方米的T5航站楼和115个航空站位,还有2座机坪控制塔和一个35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包括地铁、地下快速交通系统和公交站点。

  20日起,中国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等3家国内航班及所有国际、港澳台地区航班转至T5航站楼运营。它的投运,将有力支撑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进入航站楼>>>

  新“智慧大脑”加持 西安机场内四季如春

  对于旅客来说,抵达西安后最先感受到的就是温度上的变化。

  西安机场T5航站楼内十分温暖,穿着羽绒服步行5分钟就已经开始全身冒汗,而这些,则归功于西安机场的能源中心。该中心负责控制机场的水、电、气、暖(冷),将各个区域的数据集中接入,通过大数据、智能感知系统和模型分析,对不同区域实现统一的调度指挥和标准化管理。

  “以夏天开空调为例,开得早候机区太凉,开得晚旅客还没感受到凉意就要登机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能源管理中心负责人张峰说,智慧化控制系统会依据航班离港到港时间、旅客人数、出入口位置、室内温度湿度等信息,通过大数据模型进行预判,提前调整旅客途经区域的温度、照明等,让旅客到达航站楼后拥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目前,西安机场三期工程1号能源站已经投用,正在为机场三期东航站区用户提供冬季采暖保障,供热面积105万平方米。西安机场T5航站楼的供暖系统已经开到最大,正进行全场景满负荷运行压力测试,确保T5航站楼投运时能源系统能高效运行。

  值机与行李托运>>>

  最快5分18秒 西安机场T5航站楼将启用新行李系统

  谁出门能不带几件行李呢?为了提升效率,西安机场打造出全国最大、最为复杂的全封闭式悬吊行李钢平台系统,这也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最成熟的系统。“新系统能将行李识别率从90%提升到99%以上,有效避免错分出发旅客的行李,同时提升到达旅客提取行李的效率。”西安机场机电保障部机电设备运行保障部党支部副书记廉玺介绍说。

  西安机场T5航站楼行李输送线长达37公里,行李传送速度最快可达2米/秒,行李从值机柜台至出港转盘平均处理时间约为10分钟,最快仅需5分18秒就可以完成,相比旧系统能节省约5分钟的时间。

  此外,旅客不用再提着重重的行李前往柜台办理托运手续,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外的综合交通中心,就能提前办理行李托运服务。T5航站楼还采用自助行李托运及更加人性化的低高差设计,将以前称重输送机30厘米的高度降低至5厘米,旅客将行李箱轻轻一推,箱子就能倾倒在安检传送带上,完成值机行李的交运。

  1月21日,西安机场进行了全链条的演练,1175名模拟旅客进行了行李托运。”廉玺说,“西安机场T5航站楼投运后,每小时可以处理1.8万件进出港行李,为旅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此外,在旅客安检后通往值机口的沿线设置智能服务机器人、无障碍标识及洗手间等,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体验。

  安检和过关>>>

  双层出发双层到达 安检不再费时费力

  T5航站楼在旅客流程设计上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客流组织模式,能够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不用转换楼层,大幅提升旅客的舒适度和出行效率。西安机场优化国际流程,将海关安检进行合并,采用一次过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旅客的通行效率。国内旅客在航站楼进门闸机处采集人脸信息,与身份证对应,进航站楼后值机、托运、安检验证、登机均可利用人脸信息实现无证通关。

  比如自助回筐系统传动装置,自助回筐滚轮采用包胶不锈钢材质,大幅度减少设备运行噪声。防漏验一体机,与回筐设备一体化安装,可提示旅客过检状态,辨识度高,便于安检人员快速拦截未安检旅客,提高工作效率。创新设计一体化安检柜台,所有设备定制开模,解决安检验证桌面设备繁多、布线杂乱的问题。人包绑定及复检X光机,人包绑定实现旅客与行李信息精准匹配,解决异常、应急情况下,旅客行李信息的快速关联回查。

  “设计之初就已经跟海关进行了充分的一个研究和对接。在过安检的时候,对后台而言,除了旅客进行安检外,行李也需要通过海关检查和安全检查,但旅客的感受是只需要检查一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安检护卫部资产技术科副经理齐津刚表示。

  陕西新窗口>>>

  含“唐”量最高的机场 让你的出行不止是简单飞行

  T5航站楼内还“藏”了35栋以铝代木的仿古建筑群,既有庑殿顶、歇山顶等各种古建屋面形制,又有斗拱、飞檐、垂脊等各类装饰构件,配以相得益彰的青石地面与现代化泛光照明,一派唐风古韵,仿若置身大唐盛世。整体分为3个功能区,中央区域作为文博展示区,包含一个博物馆,以及茯茶文化展示区等,南北两侧作为两舱贵宾区使用。通过把博览、商业、贵宾休息等功能融入其中,创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营造宫殿和市井氛围相融合的长安印象。

  在古建筑群核心区域设置天幕投影,呈现投影大唐图案视频,这是目前国内机场最大的天幕系统,采用72台投影设备,运行后可呈现文化名卷、西安景观等图案,再度呼应机场文化内涵的设计理念。航站楼内设置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是全球首个在机场内设置的博物馆,总面积约6400平方米,集中展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历次建设期间考古发掘的文物,成为西安文化展示的新窗口。

  此外,在候机大厅,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雷珍民老师题字,由王肖峰、李晓鹏、明亮、兰强、冯晓伟等艺术家,以秦岭为祖脉,放眼三山五岳,创作出高4米,长106米长卷《终南景色秀 五岳共朝晖》诉说着秦汉风云,隋唐烟雨,也讲述着愈发繁荣昌盛的今天。

  通过安检,在南北指廊交界的“中央广场”,设置了极具科技感、体验感的LED 屏,称之为“壶口瀑布”,上面滚动播放着陕西历史文化与旅游景点的展示,为旅客出行增加了沉浸式感受。此外,在建设阶段,西安机场对原有的停机坪跑道混凝土进行深度加工再利用,形成了特有的“跑道石”地面,实现废旧材料100%利用,并且在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区首次应用预制空心桩内夯载体桩技术,全面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中转中心>>>

  机场内外都能为旅客省出更多的时间

  在航站楼东侧,西部机场集团建设了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与航站楼通过室内多层连接,T5航站楼与地铁、城际的换乘距离分别为140米和300米,旅客在机场就能实现与铁路、城市轨道、出租车、公交车、机场大巴、长途大巴、私家车等各类交通方式的立体换乘。

  航站楼内,西安机场不断优化各类中转流程,打造“最佳中国中转机场”的目标,全面压缩最短转机时间,实现所有中转流程最多办理一次手续,最多转换一次楼层,极大提升旅客体验。

  采用近机位国内到达出发混流模式,即国内出发流程和到达流程在T5航站楼空侧混合布置,同时设6个中转办票区,国内转国内旅客下机后到就近的中转区办值机,然后步行至目标登机口候机;T5航站楼还设置了22个可转换机位,通过转换机位,一个航空器只需停靠一次近机位廊桥,即可完成在国际、国内不同航班的灵活转换,满足国内、国际旅客的到达、出发流程,便于国际和国内互转旅客办理中转手续,极大提升旅客中转体验。(张洁 记者 刘艳宇)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T5航站楼 博物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