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63岁的王桂霞带着孙女走进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启迪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启在家门口带娃、休闲两不误的“日常”。“上午,娃在服务站儿童成长中心玩,中午,我们在社区食堂就餐,下午,我带娃去小区游乐场玩。”王阿姨说,社区养老服务站投用后,她感觉带娃、休闲很轻松。
社区虽小,但却连着千家万户。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2024年,西安市将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当年要办好的30件民生实事之一,计划启动10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项目试点,建成不少于3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那么,此项工作进展如何?近日,记者走访多家社区了解到,通过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我市持续为居民们托举着“家门口”的幸福。
社区养老服务站设儿童成长中心
让带娃老人有了“喘息”时间
位于公园南路启迪大院的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启迪社区成立已两年多了。今年11月中旬,社区养老服务站建成投用后,一群老年人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启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服务站是“打通”的,不论是到社区办事,还是到养老服务站休闲娱乐,居民们穿过一道门即可到达,非常方便。
12月26日上午10时许,在启迪社区养老服务站,十余位社区居民正在“站内”享受各类服务。在中药熏蒸区域,四五位阿姨一边做腿部熏蒸,一边闲聊着。常爱秋阿姨告诉记者:“这个中药熏蒸,我连续蒸了几次腿后,腿部疼痛明显缓解了。现在,我每天都来养老服务站,有时候一天来好几次,和这里的工作人员相处得跟家人一样。”
“除了环境好、服务好,我们在这里可以体验‘中药熏蒸’、远红外艾灸座椅、按摩等,服务项目多,价格还便宜!”63岁的王桂霞说,今年8月她搬来跟儿子一起住,帮忙照顾4岁的孙女。刚搬来,不认识街坊邻居,一个人觉得没意思。社区养老服务站建成后,看到很多居民都来体验,她也跟着过来了。“这里既能理疗,又能带娃,还能与街坊邻里聊天,我感觉非常好。”王桂霞说,服务站设立儿童成长中心后,让每天带娃的她感觉有了“喘息”的时间。
走进约350平方米的启迪社区养老服务站,记者看到这里的装修时尚简约,环境温馨有“家”的感觉。除了健康助浴、日间托管、康复理疗等多个功能区,这里有儿童成长中心、AI智能中医和认知症训练中心等,可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帮带娃”、AI智能问诊和认知症康复训练等。
“考虑很多老年人承担着‘带娃’任务,儿童成长中心可供小朋友玩耍,读绘本、做手工。烘焙课堂还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体验烘焙的乐趣。”启迪社区养老服务站负责人梁莉北雪说,有工作人员帮老人照看孩子,老人们也能安心休闲、放松身心。
通过引入第三方,目前,启迪社区可为辖区居民提供助医、助洁、助浴、适老化改造、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康复理疗、日间托管等服务。依托专业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安逸的老年生活。
社区食堂“开火” 托育中心即将“开园”
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每天吃上热乎饭”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大需求”。“咱社区有食堂,吃饭就方便多了!”走进刚开业不久的启迪社区食堂,记者看到这里整洁明亮,设备齐全,可容纳40余人就餐。
临近吃饭时间,不少居民前来了解饭菜价格、咨询就餐时间等。当天中午的菜品有莲菜炒肉、青椒肉丝、黄瓜炒鸡蛋、卤鸡腿、西红柿蛋花汤……有荤有素,选择多样,居民们有序排着队挑选菜品。
“社区食堂开业第一天,社区书记邀请大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很热闹!”居民王大爷说:“以前我总是发愁去哪吃饭、吃什么,现在社区有了这个食堂,天天都能吃上热乎又健康的饭菜,给我们这些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安全就近带孩子”是忙碌的年轻父母最关心的话题,启迪社区食堂楼上的雁塔区等驾坡街道第一托育中心启迪社区喜伴日托园很大程度上缓解着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560平方米的园区设有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等。托育中心内部环境温馨、舒适,乳儿班还配有富有童趣的小月龄婴儿床、小座椅等。
“乳儿班清洗台上方的镜子,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看到孩子,确保孩子的任何活动都在安全环境下进行。”托育中心负责人田阳说,依托社区免费提供的场地,托育中心以不高于政府指导价的普惠价格,为辖区群众提供质量有保障、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便捷、平价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聚焦打造百姓家门口的五星级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园托育中心目标,这里还为居民提供3至12岁课后托管,寒、暑假托管等服务。“目前,园区已开始招生,农历正月初八将正式开园。”田阳说。
走进启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设有儿童之家、家庭工坊、舞蹈室、红色故事馆等。“家庭工坊除了为居民提供日常保洁、家电清洗等服务外,还提供就业帮助、技能培训、困难家庭帮扶等,很受居民欢迎。”启迪社区党支部书记庞芳丽说,今年启迪社区被确定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后,社区立足居民需求,不断整合资源,通过持续拓展,目前已在启迪大院1号楼的2、3层,2号楼的1、2、3、4层腾出3100平方米,新增了老年照料、婴幼儿照护、儿童托管、社区助餐、家政便民、体育健身、健康服务、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同步引进优质第三方服务机构,全力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作高效完成。
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安心托幼
社区实现“嵌入式”9大功能板块全覆盖
今年10月,家住新城区龙湖天曜小区的二胎妈妈张莹终于为自己2岁的孩子找到了心仪的托育机构。怀二胎后,张莹感觉一个人带孩子有些吃力。婆婆帮忙照看了一段时间孩子,但两人因育儿理念不同常有分歧。于是,她决定让孩子入托。
“托育中心离家不到五分钟的路程,很方便。”张莹说,自从送孩子去托育中心后,孩子的性格变活泼了,学了什么歌曲,回家就哼哼。尤其在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后,不用再让人追着喂,张莹已可以静心养胎了。
12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张莹家门口的托育中心——新城区胡家庙街道长缨东路社区简·稚园托育中心时,孩子们正在做奥尔夫音乐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5位小朋友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律动。
“开园两个多月,有11个孩子报名。目前我们只有一个班,日常上课的有七八个孩子。”托育中心负责人王蒨说,在这里,0-3岁的孩子都可以得到悉心照顾。老师会通过关注孩子们的语言、动作和情绪等,让孩子们“松弛”地健康成长。
“托育中心不只是带孩子,还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王蒨说,作为“公建民营”“普惠托育”中心,他们为辖区内0-3岁婴幼儿配备有婴幼儿适用专业教具,同步开展蒙式感统、食育教育、奥尔夫音乐、运动体能等专业教育。依托“行走课堂”,每周安排一天户外活动,通过去公园、进社区、逛超市等,尝试锻炼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
“今年9月,长缨东路社区嵌入式服务中心‘邻里荟’正式建成投用。整栋三层的一楼、三楼为社区养老服务站用地,二楼为托育中心。”长缨东路社区党委书记杨华丽说,长缨东路社区有小区院落33个,住户8730户,流动人口多。2023年9月,社区接收龙湖天曜小区公建配套设施1020平方米作为长缨东路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根据社区居民需求以及既有配套情况,社区客观评估嵌入式服务所需,通过深挖辖区资源,先后建成社区“邻里荟”网格工作站、电力小区网格工作站、室外儿童游乐场、室外健身运动场等9处、共4500平方米(室内2000平方米、室外2500平方米)服务场所,并实现了“嵌入式”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9大功能板块全覆盖。
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记者从西安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3月,西安市对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三年建设110个国家试点项目和98个市级项目任务以及2030年远期建设目标和“政府主建、企业或社会组织主营”等多元参与运营管理模式。
“总的看来,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初见成效,社区服务供给得到有效提升,老百姓对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非常支持配合,对已建成的设施高度肯定、非常欢迎,居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西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12月底,全市110个国家试点项目和98个市级项目已全面启动,今年计划建设的35个国家试点项目和30个市级项目均已完成工程建设并具备运营条件。
根据《西安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2025年,我市将按照“以需定供、安全舒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按时保质完成35个国家试点项目和不少于30个市级项目。按照“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要求,加强后期运营监管,确保社区嵌入式服务优质普惠可持续。通过把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因地制宜在其它具备条件的社区推进建设,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通过不断提升9项功能覆盖率,让更多群体享受“家门口”“楼底下”的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文/记者 刘晓云 图/记者 窦翊明)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