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蓝》剧照。(西工大供图)
■记者 任娜
用话剧“小舞台”搭建思政“大课堂”。12月19日,记者了解到,2024年度“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名单日前公布,全国共选出8个剧目,陕西3所高校原创剧入选。
据了解,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文联联合开展了 2024 年度“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旨在创新思想政治建设和育人工作形式载体,推动构建一体化“大思政课”,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部原创科学大师剧《毕德显》成功入选,这也是该校创作剧目首次入选该“工程”。该剧由西电科大和陕西实验话剧院联合出品,讲述了西电科大首位院士毕德显一生勇攀科技高峰、呕心沥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为中国雷达工程领域培养人才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以毕德显为代表的西电老一辈“科学巨匠”矢志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原创科学大师剧《毕德显》自2023年推出以来,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十大重点推介剧目,陕西省政府“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奖参演剧目等项目及荣誉。今年以来,《毕德显》被确定为西电科大新生入学教育演出剧目,成为新生感悟学校精神、领略科学家精神的“开学第一课”。
长期以来, 西北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培根铸魂的作用,坚持创作系列科学家精神主题戏剧,以“科学+戏剧”通识性戏剧美育赋能“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的“总师型”人才培养。
备受好评的西北工业大学原创话剧《大国之蓝》此次也荣誉入选。该剧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西北工业大学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事迹为素材,以科技工作者群像为主体,讲述科研育人、矢志报国的故事,展现科技工作者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风貌。话剧选择了“为周文渊院士写传记”的叙事线索,以年轻女记者安妮采访周文渊院士作为主线,讲述了水下航行器科研攻关的故事,每一阶段难关的跨越都使安妮更深切地理解这一群心怀“国之大者”的科技工作者,如何用他们的故事,激励青年学子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此次入选的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创话剧《雕虫沧桑》。该剧由我国杰出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科技活动家,学校博士生导师周尧教授的故事改编创作。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