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娜老师正在给延安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上小班心理健康课 受访者供图
□ 记者 冯倩楠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拖延小怪兽’?”
12月6日,在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内,一场心理讲座正在进行。
在热烈的讨论中,孩子们纷纷分享了“拖延小怪兽”在写作业、整理书包、起床洗漱时的“捣乱行径”。
心理健康老师通过情境卡片让同学们找到“它”出现的场景,一步步告诉学生们要通过创造简单的学习环境和设定成功奖励“击败它”。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正在不断作出新尝试。该如何支持和引导青少年处理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挑战及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今年9月以来,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嘉靖慈善专项基金,分别在汉中市略阳县和延安市开展“心灵微笑”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培训,14个县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心理指导老师、德育教师、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上,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徐小军介绍道,基金会了解到,边远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需求迫切。
“经过深入调研综合比较,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上海嘉靖慈善专项基金,带来了一线城市的做法经验,让陕西‘一南一北’两地学校能与上海专家共享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徐小军说。
在略阳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牛小娜进行授课辅导,讲述了一名外地学生由于和母亲之间存在矛盾,跨越千里寻师问药,逐渐被治愈的案例。
“牛老师,我可以叫你妈妈吗?”这是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心理健康老师赵妍在培训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只有一年教龄的“新手”教师,赵妍收获的不仅是感动:“孩子能被疗愈,牛老师付出的不光是努力,这也让我学到,与学生访谈时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爱,更要耐心、细心。”
除了案例分享,还有精准的访谈指导。赵妍说,专家老师列了一个访谈大纲,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访谈时参照大纲就有了方向。
参加完活动至今,高二学生杨婷婷把在培训过程中学到的方法用到了日常生活中。“情绪异常时先坐下来,静一静、深呼吸,听音乐和做运动,就能舒缓很多。”
PPT演示、案例分析、游戏互动……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在筹备阶段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甄选合作对象、研讨活动方案,力求培训形式丰富、内容多样有效。
9月下旬,培训活动在延安开展,其中一场活动中,延安实验小学抽取学校20多名学生,与牛小娜老师“面对面”,体验了一场小班现场教学。
“小朋友们,在右手上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左手上画出想送给别人的东西。”在牛小娜的鼓励下,小朋友用一幅幅手掌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五年级七班的严怡萱在右手上画了爱心和笑脸。“希望自己能让别人感受到爱和温暖,每天都快快乐乐,老师说我很有爱心。”
课后,严怡萱就把学到的手掌画知识分享给了其他同学。
五年级十班徐瑾蓒的收获是“要勇敢做自己”。“我有点不好意思,没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但老师给了我鼓励,她说每个人都可以展现出真实的自己。”
“还想多上几次”,这是参与小班课师生们共同的感受。
“明显能感觉到老师们的学习欲望。”牛小娜回忆说,在小班课上,一些在邀请名单之外的老师,不知道从哪儿听到的消息,也偷偷来到现场。“一共20多个孩子,就来了20多个不同学校的心理老师。”
“在小学校园,孩子们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适应力上,针对这些问题,牛老师设计了几种方法,比如画自己的安全岛、蝴蝶拍释放压力。”延安实验小学心理教师韩雅馨将身体呈现出放松姿势,左右手在胸前交叉搭在肩膀上,缓慢持续地左右互拍。“持续十几个来回,孩子们就能放松下来,牛老师的方法实用性很强。”
一节课只有一个多小时,能带去什么?“这是种子的力量。”牛小娜说,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但要让孩子们学会站在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看到自己本身具有平衡情绪的能力。“以后如果受挫,孩子们可能在某个时刻会想到这一天,并运用这节课所学去应对生活。”
牛小娜老师带来的这套“心灵微笑”项目课程,是由嘉靖慈善专项基金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同合作开发。“项目凝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各大高校心理专家等专业力量,具有普适性,可根据受培训方的需求再进行调整。”嘉靖慈善专项基金秘书长何晓林介绍,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活动,确保惠及更多青少年。
今年,累计有700余名中小学幼儿园心理指导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省宋庆龄基金会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师生们热切期盼着下次再聚。“我们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嘉靖慈善专项基金签署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合作备忘录》。”徐小军介绍,明年将与北京、上海的团队继续合作,助力陕西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