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电影节剧情片评委亮相红毯仪式。(记者 郝钟毓 尚洪涛 摄)
陕西籍艺人张嘉益(左)、闫妮亮相红毯。 (记者 郝钟毓 尚洪涛 摄)
■记者 职茵 实习生 史静怡
昨晚,百余位三代中国电影人以及亚洲诸国电影界大腕云集昔日皇家园林——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大家在巍峨耸立的盛唐建筑下,次第步入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红毯仪式现场,与媒体及粉丝面对面交流,推介亚洲及中国电影最新动态、优质影片资讯,诉说电影心声,分享创作心得和生活中的趣事。
中外电影人云集 续写银幕传奇
几乎每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都吸引着大批各国电影精英汇聚古都,交流分享、思想碰撞,续写电影艺术之梦。这一晚,百余位中外电影人在红毯仪式上的亮相,不仅表达着各自对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更像是一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电影文化探索与融合的仪式。嘉宾们汇聚于此,以电影为载体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沟通之桥,让观众们从红毯嘉宾的自信及胸怀中看到了中外电影人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
“我跟西安有很深的缘分。当年我不但在西安习武,每天还去酒店里面弹钢琴换取自助餐。希望今后大家有机会不仅能在电影里看到我的功夫,还能看到我弹钢琴的‘功夫’。”本届丝路国际电影节形象大使、功夫巨星甄子丹习武、弹琴内外兼修,在红毯仪式上,他面对西安观众很自然地拉起家常,跟大家聊起一段当年在西安工作、生活的岁月。
本届丝路国际电影节宣传大使张钧甯化身最萌美女“吃货”,她向影迷们卖力推介古都西安,大赞“碳水之都”是让自己大饱口福的宝地,“每次来到西安,馋biangbiang面、肉夹馍馋到不行,都要放开品尝,好让自己解解馋。”张钧甯说。
中国电影的未来与希望之光,理所当然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本届丝路国际电影节青年大使刘浩存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担当青年大使重任,“首先电影是一种能够看到不同国家文化的载体,通过电影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风格与价值观,对青年来说,这是一次沟通和拓宽视野的过程。”青年大使魏晨表示:“青年一代是电影最庞大的受众群体,我们有责任用电影故事向青年一代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
西安本土群星回乡“省亲”
“乡党们,咱西安伙计回来咧!”窦骁的打趣让台下观众忍俊不禁;闫妮、张嘉益两位老戏骨、老朋友稳重地推介着丝路国际电影节,一丝不苟地履行大使职责;苗圃、苗阜、马飞、王大治亲和力十足地一一分享着自己刚刚出炉的新作;电影制片人、演员张珊萌在红毯上向观众致意……西安电影人组团回家的场景,成为现场收获影迷观众最多喝彩声的片段。
电影界这一批优秀的乡党看到影迷、粉丝自然亲切,乡情、亲情瞬间涌上心头。丝路国际电影节的老朋友张嘉益说:“没有比这里更亲切的地方了!”最近,他选择了最能代表陕西、西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作为新片中的主要元素,打算拍摄一部与秦腔有关的故事片,因此也在沉下心来研究秦腔。本届丝路国际电影节文化大使闫妮表示:“电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希望自己当好文化大使。能够以文化为媒介,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交流。”
苗圃、苗阜、马飞、王大治组团亮相红毯仪式,这次导演将一批陕西演员聚集在一起,拍了一部新片《钱来钱去》,几位主创用地道的陕西话介绍这部新片:“陕西人在一起拍戏自在、舒服,不需要太多磨合,碰撞出了许多有趣的火花,拍出了属于陕西人的家长里短、人情冷暖。”
电影制片人、西安籍演员张珊萌近年来专注电影的拍摄与制作。在澳门国际电影节和俄罗斯国际电影节上分别斩获了两项大奖后,这是张珊萌第一次站在家乡的红毯仪式上亮相,她格外激动,分享了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镜子湖》的心路历程,她表示自己对于电影艺术非常投入,期待带着新片参与下一届丝路国际电影节,让乡党们看到更有意义的电影。
作为中国电影新生力量,年仅四岁的小童星安麒炫萌态可掬,成为红毯仪式上年龄最小的电影人。这次他在一部儿童影片中表现出色,尽管是首次亮相丝路国际电影节,也当即收获了一众粉丝的青睐。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