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赋能,产业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解决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分散、重复、低效配置问题,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强调,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部署改革。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安排部署,从健全教育发展、科技攻关、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四链”融合这“五个体系”入手,促进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精准对接、高效融通。
突出教育科技人才这个“融”的关键。高质量科技供给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前提,既需要教育、科技、人才各尽所能,也需要三者协同聚能。要强化教育的先导性功能、科技的战略性地位和人才的根本性作用,健全更具先导力的教育发展体系、更具引领力的科技攻关体系、更具自主力的企业创新体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具耦合力的“四链”融合体系,促进陕西创新策源功能完善提升,更好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要从体制机制上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建立省级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工作机制,推动实现规划政策的统筹衔接、重点工作的协同联动,切实形成“大创新”工作格局。
突出企业这个“融”的主体。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跃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陕西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支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攻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在陕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的研发平台数量超过1000个,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升。要把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为完善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点内容,紧扣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方面的主体地位、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在科研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四个强化”部署改革任务,完善企业出题、高校院所解题、政府服务的创新机制,切实把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出来。
突出创新生态这个“融”的基础。陕西创新生态中场景供给、金融资本、专业服务相对不足,创新政策体系集成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持研发深化、技术催化、企业孵化、成果转化的闭环机制。要面向市场、产业、企业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秦创原平台功能升级、“三项改革”拓面提质增效,优化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科技—产业快速对接机制,使创新活动全链条贯通、全过程加速。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新征程上,一定要树牢改革意识、强化改革担当、保持改革韧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走出一条贯彻中央精神、彰显陕西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改革之路。
陕西日报评论员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