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他们在——坚守

2024-02-10 14:17:51  来源:群众新闻  


[摘要]2月9日,农历大年三十,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里,28岁的榆林小伙申柯瑜悉心地给患有脑梗的朋友徐海涛喂流食、按摩身体、清理大小便、做康复训练……这是申柯瑜陪护徐海涛的第80天,也是多年来申柯瑜头一次没有回家过年。...

  跨越900多公里的守望

  记者 李旭佳

  2月9日,农历大年三十,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里,28岁的榆林小伙申柯瑜悉心地给患有脑梗的朋友徐海涛喂流食、按摩身体、清理大小便、做康复训练……这是申柯瑜陪护徐海涛的第80天,也是多年来申柯瑜头一次没有回家过年。

  而在榆林市横山区申柯瑜的家里,他的父母和妹妹一大早便张贴“福”字、挂起红灯笼,准备年夜饭。开餐前,他们又一次给儿子拨通视频……

  “爸妈你们看!我在病房里挂了红灯笼、贴了‘福’字!海涛喜欢吃鱼,今天我给他煮了鱼,还准备了陕北饺子和开封小吃!”申柯瑜在视频里为父母介绍自己的“特殊年”。

  在他的精心布置下,平日里气氛紧张的病房变得年味儿十足,温馨宜人。

  “儿子,等海涛好起来,你带他回咱家,妈给你们做陕北小吃!”“哥,爸说你给他买的新棉袄很暖和!”“儿子,你们吃好喝好,我们在家等你们!”……视频里你一句我一句,满是温情。

  时间追溯到2023年11月13日晚。

  那一天,36岁的徐海涛在开封家中洗澡时意外晕倒,被发现时因耽搁太久错失最佳治疗时间,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海涛善良、开朗、懂事,刚替已故的父母还清欠债,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因为还没结婚,他长期一个人生活。”因为担心好友病情恶化,2023年11月23日,申柯瑜从榆林赶到900多公里外的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探望徐海涛。

  这一次探望,把申柯瑜的“心”也留了下来——他没想到热情开朗的徐海涛失去了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大小便失禁,还经常吐血,身体也不能动……

  “海涛的亲人因家事缠身无法长期照顾他。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必须照顾他!”下定决心后,这个热心的榆林小伙便抱着一条被子,半铺半盖蜷缩在病房走廊当“全陪”——每天给徐海涛喂食、清理大小便、擦拭身体,还几经辗转为徐海涛更换了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80天来,无论白天黑夜,申柯瑜无怨无悔地照顾徐海涛,瞧着他的身体越来越好,申柯瑜心中也更加踏实,都没注意到腿脚轻微不便的自己瘦了几十斤。这份跨越了900多公里的兄弟情,感动了无数人。

  在中国人的心里,除夕有着特殊意义,意味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家。申柯瑜的父母亦是如此期盼。

  春节前夕,每每和儿子结束视频,母亲白治丽总会不由自主地哭红双眼。她告诉记者:“海涛就像我的另外一个儿子。我每天都盼望着他能重新站起来,能回家过年。”

  在父亲申渊全心中,申柯瑜善良、聪明。过年前,儿子特意回横山老家给他过生日,和家人吃了团圆饭。他说:“我非常牵挂两个孩子,我的新年愿望就是他们平平安安!”

  “哥哥是我心中的骄傲!”妹妹申翼霞告诉记者,哥哥从小很善良,自己非常支持哥哥。

  “2021年,我们相识于一个公益项目。我们经常一起为弱势群体维权发声,海涛更是常常为了帮助大家维权伏案到凌晨,他就像一束光温暖着我。”2月9日,记者视频连线申柯瑜,他告诉记者,徐海涛在自己困难时帮过自己,他的善良和正直鼓舞着自己,两人因此成为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让申柯瑜感到暖心的是,医院为他们免了伙食费,还有很多公益机构关注到了这对兄弟。申柯瑜笑着告诉记者:“海涛恢复很快,现在可以做简单的发声和站立,一切付出都值得!”

  如今康复治疗项目越来越多,申柯瑜更是忙前跑后。他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来年能够带着海涛回陕北过年,带他去吃一顿洋芋擦擦!”

  跨越900多公里,这份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情”温暖着这个寒冬。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视频里,徐海涛比画着对记者说“新年快乐”。我们盼望着,在这个春天听到好消息……

  舞台后的“火焰蓝”

  记者 周恒宇

  2月9日,农历除夕,早上6时20分,当大街小巷还处于一片寂静中时,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芙蓉西路消防救援站全体消防员,准时起床洗漱、出操训练、检查装备,开始一天的忙碌。

  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中国人的心。春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团聚,是陪伴。而对守护万家团圆的消防员来说,坚守岗位则是他们的过年常态。

  2月9日,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芙蓉西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在大唐不夜城执勤备战,守护市民游客安全。 记者 周恒宇摄

  从事消防工作18年来,站长冯昕记得只回家过了一次年。不仅是冯昕,在记者采访中,“1次”甚至“0次”,成为站里许多消防员给出的答案。他们在坚守岗位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除夕。

  芙蓉西路消防救援站于2006年正式投勤,现有31名指战员,担负着曲江新区最核心区域的消防安保工作。辖区内名胜古迹、商业街区众多,有大唐不夜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长安十二时辰、大悦城、W酒店等热门景区及地标性建筑。

  “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负责辖区内的灭火救援、抢险救援、社会救助以及重大安保任务。越是节假日,执勤任务越重。”冯昕说,在消防队伍内部,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姓过节,消防过关。

  以“秒”计时,只为出警救援速度再快一些。芙蓉西路消防救援站内设置有警铃、三色灯、应急广播等警情联动装置,日常按照定人、定车、定岗、定位进行执勤备战。消防员使用移动终端可提前获悉现场周边情况,选择最优路线,迅速到场开展救援。

  5A级景区2个、网红打卡点4个、5星级酒店8家、重点单位65家……对于辖区内各类场所及消防安全情况,冯昕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他们对繁华商圈、人员密集场所、园林古建制定了三类不同消防安保执勤模式,将重点部位划分为若干执勤区域,部署消防力量按照动静结合的方式,联合多方力量共同防控各类风险,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秒级响应、快速处置。

  央视春晚是国内规模大、关注度高的全民盛会。今年,西安有幸成为央视春晚分会场。流光溢彩长安城,火树银花不夜天。市民游客置身大唐不夜城,仿佛穿越时空,可以近距离感受盛唐文化,体验传统与新潮的碰撞,见证诗意满长安的盛景。

  而对于在现场执勤的消防员来说,可能顾不上驻足欣赏节目与美景。“安全”,始终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牵挂。

  最近几天,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每天都会举行除夕及央视春晚分会场消防安保全要素演练,从大雁塔北广场、南广场到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共设置有10个执勤点、16个巡查小组、50名消防员,以定点定岗、全域覆盖、动态巡查的方式,随时应对现场各类情况。

  “由于演出候场空间有限,道具和演职人员可能会短时聚集。这个时候我们会进入演出后台区域一直盯着,防止发生突发状况。”冯昕说,及时做好人员疏散、保证通道畅通,是安保人员的重要职责。

  9日中午,厨房内笑声此起彼伏,芙蓉西路消防救援站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十多位消防员家属来到站里,和留在站内执勤备战的消防员一起准备“年午饭”。

  “能够在幕后保障央视春晚顺利进行,我觉得是一种莫大的荣耀。”“00后”消防员韩雨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因为工作没能回家过年。虽然不能陪伴家人,但家人为自己能够参与央视春晚分会场安保任务而感到骄傲自豪。

  排险除患,不能有丝毫马虎;岗位虽小,不能有丝毫懈怠。与舞台咫尺之遥的消防员,默默守护在舞台后方,为节目精彩呈现贡献“火焰蓝”力量,用“敬业福”守护万家团圆“平安福”。

  天色渐暗,景区人流越来越密。从除夕到元宵节,冯昕将和同事一直执勤巡查到深夜,直至人群散去、灯火阑珊……

  “此刻,患者更需要我们!”

  记者 张家祯

  阖家团圆是除夕不变的底色,但对孙婧婧来说,除夕意味着坚守与忙碌,意味着责任与使命。

  孙婧婧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收治重症患者的病房,可以说是拯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孙婧婧在这道生命防线上已经披荆斩棘了14年。

  “3床患者情况如何,还需要继续用药吗?”

  “8床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吗?需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

  2月9日早上8时,孙婧婧一来到科室就忙碌起来,与前一天的值班医生一起完成查房、交班后,开始了24小时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紧张时刻。

  2月9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孙婧婧(左)为患者治疗。 记者 张家祯摄

  心电脑电监护仪、重症超声仪、血气分析仪、血滤机、呼吸机……重症医学科里,患者床旁摆满了各种电子设备、抢救设备,他们或急促或粗重的呼吸声与仪器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重症医学科门外,患者亲属在小憩等候。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率、血氧、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并结合患者状态分析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孙婧婧一直观察着几名生命体征不太稳定的病人。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每一个细节都事关生死,要时刻保持高度关注,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随时准备抢救,不能有丝毫大意。

  孙婧婧白天负责的病区共有18位患者。患者年龄普遍偏高,还有90岁以上的患者,大部分有基础疾病。春节前夕,医院把其他科室病情较重的患者也转入了重症医学科。

  今年96岁的高爷爷因患重症肺炎已经在重症医学科住院近一个月,医护人员除了要为他做呼吸机治疗,还要帮助他进行生活护理。“高爷爷的家属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也很信任治疗方案。家属的期盼与信任,是我们坚持的动力。”孙婧婧说。

  “过年不能陪伴家人,觉得遗憾吗?”记者问孙婧婧。她摇摇头说:“此刻,患者更需要我们!”

  孙婧婧回忆起自己从业以来第一次除夕值班,那时她还为不能和家人团聚、不能看春晚、不能吃年夜饭而遗憾。现在她已经习惯了。“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不觉得辛苦。”她说。

  “近期,病情较轻的患者都已经出院回家过年了,留在这里的都是重症患者,这就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孙婧婧在病床之间来回穿梭,细致检查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到了吃饭时间,医院把热乎乎的饺子送到每一位值班医护人员的岗位上。“晚上我要多监管一个病区,共负责42位患者,吃饱了好干活。”孙婧婧笑着说,医院的关怀让她感到非常温暖。

  在孙婧婧心里,除夕和平时的工作并无二致,多辛苦一点是应该的。她说,只要心是暖的,新年就是火热的。

  团圆夜,他们守护万家灯火

  记者 陈玮 通讯员 袁驰 杨超凡

  2月9日,火红的灯笼高高挂,吉祥的对联贴起来,武警陕西总队西安支队的战士们将营区装扮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充满了年味。

  “营区里的氛围比往常更温馨欢乐。班长带着我们一起贴对联、贴窗花、插彩旗、出板报,其乐融融的景象有家的感觉。”武警陕西总队西安支队执勤二十一中队上等兵张子林说。

  在紧张忙碌准备过节的同时,西安各个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迎来了客流高峰。

  武警陕西总队西安支队科学部署兵力、加大执勤力度,抽选执勤人员承担起驻地景区、车站、主干道路等地的战备执勤和武装联勤巡逻任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范网,全力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一名哨兵就是一张名片,一处哨位就是一扇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在社会面巡逻点,武警巡逻组穿戴执勤装具、携带盾牌等器材坚守在一线,维护节日期间社会秩序稳定。

  这些身着“橄榄绿”的武警战士中,有不满20岁的新兵,第一次单独执勤;有参与春运执勤多年的老兵,每年春运都在车站过节。

  今年首次承担春运执勤任务的张子林说:“看着大家踏上归家的旅途,我也很想家。作为一名武警战士,能在春运岗位上和全国各地战友并肩战斗、服务人民群众,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车站和景区人员流动频繁,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

  “我们对人员密集地区进行全覆盖武装巡逻,加强与公安部门密切协同,强化情报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社会动态,有效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执勤二十一中队副队长刘帅洋表示,“春节期间,平安有我们守护,请西安人民放心。”

  已经连续四年在西安火车站站岗过除夕的刘帅洋,今年又主动申请在除夕这天执勤。他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是对于刚离家的新战友而言,这种情绪更加强烈。除夕夜,即使他们回不了家,也希望他们能和战友一起看春晚,和家人视频拜年。”

  “请问售票口怎么走?”“有武警官兵在这里站岗执勤让人感到安心!”……除了维护秩序,巡逻官兵还给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耐心细致的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广大游客点赞。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人们安全过节的背后是广大武警官兵默默的坚守。他们与日月星辰为伴,同钢枪哨位为伍,以常备不懈的战斗姿态为祖国守岁、为人民站岗,守护万家灯火。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春节 坚守 火焰蓝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