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08:39:46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0月9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网络主题陕西篇活动采访团走进延安市曲艺馆和金延安景区,领略陕北说书、剪纸等非遗项目魅力。
琵琶、“嘛喳喳”、耍板……延安市曲艺馆里陈列着不同样式和种类的演奏乐器,每一件乐器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其中最受说书艺人欢迎的便是琵琶和三弦。
2006年,陕北说书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陕北说书馆依托延安市曲艺馆启动筹建。2020年11月,陕北说书馆正式开馆,成为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陕北说书的主题专馆。
“陕北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采用陕北方音,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延安市曲艺馆副馆长孙岩介绍,陕北说书主要流行于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民间艺人运用陕北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了眉户、秦腔、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以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艺术。
说起延安市曲艺馆,就不得不提人民艺术家韩起祥先生。1978年10月,正是在韩起祥的倡导下,延安市曲艺馆(原称“延安地区曲艺馆”)正式挂牌成立。
作为我国著名民间艺术家、陕北说书大师,韩起祥在西北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就在陕北高原山峦沟壑间宣传抗日、动员人民群众,被亲切誉为“三弦战士”。
“韩起祥是一代里程碑式的说唱大师,精通50多种民歌小调、30多种说唱曲牌,一生改编创作了570多部、合计400多万字的说书作品。”孙岩说,韩起祥始终不忘毛主席“要多带徒弟,要把陕北说书传至后代”的叮嘱,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间,培养了近千名说书艺人。
随着时代发展,在现代艺术的多元冲击下,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有了更高要求,陕北说书的继承与发展也面临困境。
在韩起祥等多位老一辈说书艺人的传承影响下,近年来,延安市曲艺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举办陕北说书民间艺人培训班12期,培养优秀说书艺人300多人,坚持每年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扩大陕北说书的影响力。
离开延安市曲艺馆,采访团来到金延安景区,这里也聚集着一批非遗项目。
国庆节期间,金延安景区游人如织,每天上百场演出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观光。走进景区南街,一家以高河晓名字命名的剪纸艺术馆吸引了采访团的注意。记者看到,精美的剪纸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比如“毛主席语录”“宝塔山”等。
“剪纸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不分男女老少,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尽情地发挥和享受……”这家艺术馆的负责人高河晓边说边拿起剪刀剪纸,不到一分钟,一幅精美的蝴蝶剪纸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高河晓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因无钱治病落下残疾,却对剪纸萌生了浓厚兴趣,成年后,他选择学习剪纸并进行创作。经过多年勤学苦练,现在他已成为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剪纸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他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延安是革命圣地,剪纸艺术当然要弘扬延安精神,而且还要不断创新,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剪纸、热爱剪纸,将延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高河晓说。
近年来,延安市不断加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摸排、调查和采录,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1000多个项目,同时,实现了非遗保护线上随机交流和资源共享。延安文艺纪念馆、陕北说书馆、延安市非遗陈列馆等重点市级非遗场馆和13个县级非遗陈列馆建成投运,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非遗陈列馆全覆盖。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92期,举办陕北文化专题讲座、论坛等60余次,开展非遗研培,累计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