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追”绿

2023-07-30 08:07:44  来源:群众新闻  


[摘要]7月,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唱响祖国大地,吼出了黄土地上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歌颂着历久弥新、百折不挠的治沙精神。...

  位于白于山区的定边县杨井镇大河畔林场王梁山营林区,4500亩林场郁郁葱葱。记者 李旭佳摄

  榆林“追”绿,不畏艰难,久久为功;

  榆林“守”绿,敢于斗争,矢志不渝;

  榆林“懂”绿,开拓创新,生生不息。

  “大漠里的沙柳黄河里的浪,活就活出个人样样……”7月,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唱响祖国大地,吼出了黄土地上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歌颂着历久弥新、百折不挠的治沙精神。

  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生态脆弱……70多年的坚守,榆林奇迹般摘掉了一个个扎眼的“标签”,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飞跃。

  再见了!流沙!

  你瞧啊,北部不见了荒漠,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使我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

  久违了!绿意!

  你看呐,南部少了尘土飞扬,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3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量由5.13亿吨减少到2.12亿吨!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7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榆林人民用超乎想象的韧劲与自然博弈,创造出防沙治沙的新奇迹。跟随榆林“追”绿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探索蕴藏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之中的绿色传奇——

  “治沙英雄”石光银在狼窝沙深情地讲述着自己的忠实“伙伴”——二十五万亩郁郁葱葱的树林。 记者 李旭佳摄

  盼绿

  “可怕的寂寥,可怕的荒旱。没有树,没有水,没有人烟,一声咳嗽都传出好远。”这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家老舍到榆林时的所见所闻。

  这种令人绝望的荒凉,伴随了“治沙英雄”石光银大半辈子。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石光银所在的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曾经“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井泉被沙压,房埋沙里头”,残酷的流沙逼得无数人不得不拔锅挑担背井离乡。

  “沙子‘爬’上了房梁,我们被迫搬了9次家。豁出一辈子,我就想治住沙患!”1984年,30岁出头的石光银成立了我国首个“联合农户治沙”公司,开始带领100多位村民三“战”风沙口上的狼窝沙。

  饿了啃又干又硬的玉米面馍,渴了喝沙坑里澄出来的水,累了住柳条搭建的草庵子……整整3年,在那万物凋敝、寸草不生的荒漠里,他们将一捆捆种苗一次次背进沙窝,终于换来了一寸寸绿色。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你不治沙,它就得治你!”7月20日,全媒体行动报道组跟随石光银来到狼窝沙。虽已年过古稀,石光银依然精神矍铄,深情地讲述着自己的忠实“伙伴”——25万亩郁郁葱葱的树林。

  “姑娘,你瞧这些樟子松像谁?”石光银笑着问记者。

  “像您!”

  是嘞,像他,也像一起治沙的他们。

  40多年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在约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他做到了!他们也做到了!

  在70多年与风沙抗争的实践中,榆林人民不畏艰难,克服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科技力量薄弱等困难,不断学习摸索,孕育形成“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

  这史诗的背后,有这些顶天立地的男人们!

  “陕北汉”李守林带领群众征沙治土、造林护田,让不毛之地变成“米粮仓”;“犟板筋”郭成旺,带领4代人让4.5万亩毛乌素沙地披上“绿装”……

  这史诗的背后,还有这些坚毅果敢的女人们!

  “犟女子”牛玉琴变卖家产,带领家人和乡亲奋斗38年,使11万亩荒沙换了新颜;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姑娘们,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

  在70多年的治沙造林实践中,榆林坚持不懈开展“北治沙、南治土”,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设立29个国营林场;集体组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会战;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承包造林模式;提出“全封、远飞、近造”工作思路,建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4条防风固沙林带……

  、

  7月20日,神木市尔林兔大草原绿意正浓,一派勃勃生机。记者 陈宏江摄

  “守”绿

  “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唱的就是毛乌素沙地。

  位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神木市,地处黄河“几字弯”核心区。曾经,这里饱受风沙与水土侵蚀危害。如今,这里农田肥沃,水流灵动,生机勃勃。

  “那时候,这里是没电、没路、没通信的无人区。”在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心中,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要学会科学护沙和用沙,治沙的核心就是保水。

  20多年前,张应龙孤身承包沙地42.8万亩进行治理,从人拉肩扛到修路造林,从个人独闯到带领群众一起治沙,从盲目造林到科学治沙……几十年的坚持,他累计栽植樟子松、长柄扁桃人工林38万亩。

  引进土壤、水文类专家学者,搭建各类生态实验站、监测体系,推出生态经济林、林下养殖等模式,研发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等产品……几十年来,张应龙靠科技赋能,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将承包区域林草覆盖度从3%提高到65%,让沙地变绿生金。

  “科学治沙大有可为。”张应龙告诉记者一则喜讯,“太空育种的长柄扁桃生长速度非常快。”

  70多年来,榆林市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合理确定治理模式,让美丽榆林绿色常在。

  “在北部风沙草滩区,我们实施飞播造林、退化林分修复、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等项目,主要解决防护林老化退化、采空塌陷区生态治理缺失等问题。”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立荣说,当前,榆林“东西南北中”五大生态空间同步推进,“二次绿色革命”初显成效。

  让“绿色长城”坚不可摧,是生长在这片黄土地上每个人的心愿。“守”绿的路上,深藏着陕北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儿。

  “雨涝流泥浆,冲成万道沟。肥土顺水走,籽苗连根丢。”半个多世纪前,米脂县高西沟村还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打坝堰、修梯田!植树种草,封山禁牧!统筹沟坡梁峁涧综合治理!坚持山水田林路一体谋划……

  为了守住那一抹绿色,一代代高西沟人用一双双“铁手”征山治水,将荒凉贫瘠的秃山沟变成“梯田层层盘山头,高山松柏连成片”的“陕北小江南”,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如今,村里林地、草地、粮地的‘三二一’治理模式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高。”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告诉记者,榆林正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推广高西沟村的生态建设模式,这让他非常骄傲。

  白于山区,陕西最缺水的地方。

  “干了20多年,小树苗的根深深扎进了土地。”在定边县杨井镇大河畔林场王梁山营林区,场长李通看着4500亩郁郁葱葱的林木不由感慨。白于山区常年干旱,降水量少,为了保墒蓄水,定边县采用反坡梯田、鱼鳞坑等整地方式,使造林保存率达90%以上。

  为了守住白于山区来之不易的绿色生态屏障,榆林市在此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项目。

  “我们通过将‘农光牧林草果’相结合,解决防护林老化退化、植被稀少、山体裸露、管护困难等问题。”王立荣坦言,只有坚持科学绿化、综合治理,才能守住难得的绿。

  位于无定河川的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万余亩。通讯员 边瑞摄

  “懂”绿

  瀚海阔,山河长。

  千百年来,黄河由青藏高原奔腾而来,在百转千回的河曲臂弯里入陕,造就了榆林市沿黄区域典型的土石山区——境内梁峁起伏,黄河西岸山体多为石坬,顶部为黄土,被群众戏称为“石山戴土帽”。

  “‘石山’坡度均在25度以上,岩石祼露,土壤瘠薄,这也是沿黄各地生态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神木市林业局副局长解炜介绍,神木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的栽植模式破解难题,打造出科学、合理、健康的黄河绿色廊道。

  “黄河泥沙动乾坤,百折流融一气魂。”7月21日,全媒体行动报道组走进天下红枣第一村——佳县泥河沟村,只见陡峭的山崖石罅中、贫瘠的沿黄滩地上遍是枣树,密密麻麻的枣树林染绿了整个村落。

  “村里山大沟深,保存着世界上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千年枣树群。它们根系发达、耐旱抗寒、防风固沙!”65岁的村民武治洲是种地“老把式”,也是世代守护黄河安澜的“安全员”。

  枣子,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记者站在黄河之畔的佳县东方红黄河文化产业园远眺,草木葱茏、绿意盎然,昔日的“土帽”如今变“绿装”。这些变化,离不开佳县年复一年采用石头垒砌鱼鳞坑的方法造林植绿。

  “我们选用当地带有土球的树种,调配技术骨干分区划片落实责任。”佳县林业局公园和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怀亮感慨道。从黄土漫漫到满目新绿,是榆林人民同风沙抗衡斗争的结果。

  变了!黄土高原变绿了,黄河水变清了!

  变了!入黄泥沙越来越少,老百姓脸上的尘土不见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市先后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等造林绿化活动,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全面强化林草资源保护监管,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向着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不断奋进。

  “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林草资源,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王立荣坦言,榆林实现由“浅绿”向“深绿”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代代榆林人艰巨的使命。

  ——正如神木市返乡创业的张亮!他创造性推出红枣咖啡、木枣浓缩汁等网红产品,发起“一棵枣树”公益活动,发展以红枣现代化深加工为主,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外贸进出口为一体的产业,让黄河木枣重新焕发生机,开辟出农业发展新道路;

  ——正如榆阳区小纪汗10万亩樟子松林基地的那一抹绿!30多年来,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及“三北四期”“京津风沙源治理”“碳汇林” 等项目,基地带领干部群众创新出“大户承包、项目工程造林、育苗购绿一体化”等机制,让周边1048座连绵不断的沙丘变身防风固沙生态林,并实现榆林首宗林业碳汇项目;

  ——正如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引进的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驼燕沟村利用无定河湿地水域带动村民养螃蟹,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保住水生生物种群的多样性,解决土壤的板结问题。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下,驼燕沟村仅每年养螃蟹的收入就能达到300万元;

  ——正如靖边县五台森林公园绿意盎然背后的群众!早在1964年,靖边县便开始义务植树,比全国大面积开展义务植树早了近20年。他们始终不渝坚持生态建设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造林播绿,为靖边县城构筑起一道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

  在漫长的“追”绿实践中,榆林治沙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一代代治沙人艰苦奋斗的路,他们用百折不挠的信念,为这座从沙漠上建起来的城市“点亮”一个又一个绿色梦想。

  “爷爷,咱得更新观念、创新模式,帮老百姓把日子越过越好哩!”

  “好小子,就看你的了!”夕阳西下,石光银和石健阳爷孙俩说笑着,转身走入林海之中……

  (记者 李旭佳 榆林传媒中心记者 李志东 陈静仁 神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媛媛 榆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湘 定边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云云 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亮亮 横山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和富 靖边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德强)

  记者手记 | 让沙地林海“带富”更多人

  “要想沙窝富,就得多栽树。”

  70多年来,榆林沙区人民抱定这样的信念,矢志不渝治沙造林,播种绿色。

  有了绿,如何富?对于世代生活于此的群众而言,一方土地就是生计所在。大伙儿造林绿化不光为了好生态,还盼着能致富。

  释放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经济效益,既要靠政策补助,更要靠产业发展。

  守住绿,更要用好绿。各级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天然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补偿脱贫政策,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将治沙造林模范们的林子折算成碳减排量进行交易,给林木所有权人带来“真金白银”,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当地人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更坚定、获得感更充实。

  此外,通过适度扩大生态护林员和草原管护员的选聘规模,积极开发自然保护地公益就业岗位等,丰富群众参与途径。

  围绕绿色生态做好发展文章,并不意味着眼光和思路仅仅局限于保护生态本身。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是将资源的有限性与发展的无限性相结合,从更多维度、更宽视野去发挥其内在效益。重点治沙区域应将林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以及县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以生态聚合推动绿色发展,探索形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发展新路径。

  荒山绿,产业兴。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培植经济林果、林下经济、花卉苗木、森林康养旅游等林草产业,从而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李旭佳)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秦腔 榆林 治沙精神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