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2023-07-20 09:43:42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在新时代对共同富裕问题的高度重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夏锦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在新时代对共同富裕问题的高度重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以历史、现实与未来相贯通的视野在实践中深刻理解新时代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首先,新时代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将领导全体人民促进共同富裕与实现人的解放、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筑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得到充分彰显,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次,新时代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超越了西方现代化“资本主导”的结构性“贫富两极分化”弊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资本主义几百年发展历史表明,不破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人类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破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本体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富人愈富、穷人越穷”马太效应的根本否定,是对西方国家福利主义政策的超越,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后,新时代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和实践遵循。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社会理想,管仲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以及费孝通的“志在富民”等,都体现了对共同富裕的诉求。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因此,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同步推进、相得益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需要从全局角度系统深刻把握。共同富裕是“共同”与“富裕”的统一体,“共同”是社会财富的占有和分配方式,以“共同享有”为基础的社会分配制度,是“共同富裕”的内核与灵魂;“富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目标,没有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丰富,社会发展进步就难以实现,共同富裕也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的重大论断,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指导性。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建共治,实现共享的富裕形态,不是同时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首先,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或少数群体的富裕,是需要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的富裕。其次,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精神富足与生态美好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富裕”内涵的创造性升华。再次,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城乡统筹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富裕。最后,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规律,在动态发展中持续拓展和丰富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相统一,从达成共识走向形成合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一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协同作用,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更有效地推进共同富裕。二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充分释放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三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做大做强社会财富“蛋糕”的基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依靠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把可分配的“蛋糕”做大做好,才能稳步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四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不吊高胃口、不空头许诺。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发挥中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能力素质。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转自《人民政协报》)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共同富裕 时代价值 理论内涵 实践要求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