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质量发展“裂变释能” 中国式现代化“破题实践”

2023-02-14 09:36:10  来源:新华网  


[摘要]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9.2%;从规模看,大型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2.8%;从产品看,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2.8倍……...

  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9.2%;从规模看,大型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2.8%;从产品看,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2.8倍……在西安市发布的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中,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4%,“万亿西安”再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从产业发展到城市能级,从生态环境到生活品质,相当数量的成果在西安这片土地上绽放,“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新的一年,“加快恢复、质效提升、动能增强”蓄势,千年古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正从不同维度加速破题。

  2月2日,工人在陕汽控股集团重卡总装车间装配零件。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高度

  科技创新“顶天立地”

  以工业生产之“稳”稳住经济大盘,以重大项目之“质”引领提质增效,以投资结构之“优”激发创新活力……2022年,西安高质量发展裂变释能,实体经济筑基固本,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制造强市、智慧城市加速崛起,经济发展创新高。

  据了解,2022年,西安82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连续数月保持15个副省级城市及9个中心城市第一。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西安市跃升8位,位居全国第12名。

  这其中,支柱产业规模实力有了新突破。比亚迪汽车、三星电子产值首破千亿。可以看到,无论是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还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都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取得了长足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西安“科技底色”浓。2022年,以秦创原建设为引领,西安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高、科、技、研”四个数据指标持续攀升。其中,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2023年初,西安市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地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今年年初,在中共西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西安市提出用足用好科技赋能,坚持科教兴市、创新立市、人才强市,全面复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让西安的创新顶天立地。

  “顶天”是要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立地”是要培育规模强大的科技企业塔字型成长体系。构建“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体系,筑起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开局起步的“新高度”。

  1月13日,满载着“洋年货”的中欧班列抵达西安国际港站。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力度

  政策牵引“攻坚发力”

  有目标才有方向,有抓手才有实效。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过去一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提速加力。年初,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举旗定向绘蓝图,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产业发展方面,2022年,西安市实施37条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进“1+N”预调度工作机制和清单管理模式,全年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超过540亿元。《西安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西安市产业倍增工作方案》相继出台,提出到“十四五”末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达到8%,到2026年6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翻番。

  此外,《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到,依托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培育现代化都市圈,增强轴带上节点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群空间发展凝聚力,要发挥西安中心城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西安和咸阳一体化发展。

  以系列政策为航标,过去一年,西安深入实施链长制,大力建设秦创原,优化开发区运行机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抓铁有痕、力度强劲。其中在深化改革方面,三项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三。

  阔步新征程,西安明确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审议通过相关决定,指出“2023年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破题之年”,吹响了新年奋进新号角。

  1月20日,西安城墙新春灯会现场人潮涌动。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温度

  以文铸魂“三生融合”

  西安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打造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

  2022年4月,陕西考古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屹立古都,浓缩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探寻文明起源、重建古代历史的点滴。

  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南倚秦岭、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传承汉唐气象、展现中国精神,汇泱泱文脉与日月同辉。

  与此同时,文旅融合也迈向更高能级,“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入选国家年度三大文化旅游最佳创新成果。以此为切面可以看到,西安推出新产品、壮大新业态、打造新场景、叫响新推介、做精新文创、做实新消费,建设“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提速。

  城市能级提升方面,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设,机场三期、火车东站、西延、西十、西康高铁项目稳步推进,蓝田通用机场基本建成,规划构建24条共1155公里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2023年,西安市将实质性推进城市“北跨”战略全面提速。

  “民生清单”也在过去一年不断拉长。2022年,西安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6.52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6所、新增学位10.5万个;22个市区重点医院、疾控机构项目建成;入选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此外,坚决当好秦岭卫士,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动“双碳”战略等行动,不断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美丽中国的“西安画卷”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

  放眼2023,西安遒劲有力拉满弓,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命题,千年古都再出发,向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齐正)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西安 中国式现代化 破题实践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