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燕:传承国学经典从娃娃抓起

2022-08-29 08:22:10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8月7日,朗朗读书声在榆林市佳县的燕翼堂义塾回荡,孩子们语气稚嫩地齐声背诵《三字经》。暑假以来的每个周末,许多家长都会陪着孩子来到燕翼堂义塾,在义工老师的带领下诵读国学经典。...

  韩海燕在给孩子们讲解国学经典受访者供图

  □ 记者 刘凡銆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8月7日,朗朗读书声在榆林市佳县的燕翼堂义塾回荡,孩子们语气稚嫩地齐声背诵《三字经》。暑假以来的每个周末,许多家长都会陪着孩子来到燕翼堂义塾,在义工老师的带领下诵读国学经典。

  燕翼堂义塾由今年82岁的佳县文化馆退休干部韩海燕一手创办,他在60岁时举全家之力在当地首开国学义塾,并吸收各类社会公益力量,向孩子们义务普及国学经典,累计已教授上千名学生。

  “在我们家族谱每一页的折页处,都印有‘燕翼堂’三个字。‘燕翼’出自《诗经》,是善为子孙谋的意思,这便是燕翼堂义塾的来历了。”韩海燕说。

  韩海燕出自书香门第,年轻时曾先后在佳县电影队、县文化馆、县文艺创作研究室做群众文化工作。退休时,韩海燕发觉自己虽然搞了一辈子文化工作,却没有通读过国学经典,对传统文化了解甚浅,很是惭愧。

  “县里的人提起我,都认为我是文化人。然而我自觉空空如也,说到底还是个文化的‘侏儒’。”韩海燕说,虽然发表过散文、诗歌、小说,但在退休后的一次旅行中,到了乐山大佛读不懂碑文,到了杜甫草堂读不懂对联。再读四书和《老子》《周易》后,越发体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奥博大,自己便萌生了钻研国学的想法。

  2001年中秋节刚过,做语言学研究的大学教授邢向东来到韩海燕家里,向他请教佳县方言,两人就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样爱好语言的他们因此成了朋友。邢向东回去后,复印了一套国学经典寄给韩海燕。他收到后当即复印了四套,分发给了自己的四个子女,让他们开始诵读,一家人就这样从读《三字经》开始,走上温故知新之路。

  本可以安享晚年的韩海燕毅然开办起义塾,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己任。他希望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与讲解,让下一代从幼时接触传统文化,热爱国学经典,涵养美好品德。

  创办义塾之初,面临没有教材、教室、老师的难题,韩海燕拿出自己全部退休金编印教材,把新装修的房间腾出来改造为教室,将家里的台球案搬来当作课桌,又置办了一批新凳子,围着台球案摆放一圈,还发动全家人各尽所能当义工……2001年冬天,燕翼堂义塾正式开讲,韩海燕早早生起火炉翘首以待。

  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国学课,韩海燕专门摘选国学经典著作中蕴含为人处世哲理的语段,标注出处、含义。在课堂上,韩海燕先示范诵读一遍,再翻译成现代文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并体会其中意境,同时叮嘱他们课后熟记于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从这里走出去,拥抱属于他们的美好人生。”韩海燕回忆,当自己第一次站在黑板前写下《大学》中的经典名句,为学生们讲解其中含义时,学生们渴望的眼神和童真的笑容,更加坚定了他将国学教育进行到底的信念。

  “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学国学的益处。”韩海燕琢磨着扩大义塾影响力,让义塾成为当地尽人皆知的国学课堂。他背起教材四处宣传,走访了多所小学、幼儿园,还先后到北京、郑州等地义讲。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家长被打动,带着孩子来到燕翼堂义塾学习国学。

  2008年暑假,韩海燕把国学推广班办到了榆林市。因为没有教学场地,他就在榆林世纪广场顶着酷暑带领孩子们大声诵读《论语》《大学》,每读完一篇,围观人群中便响起阵阵掌声,甚至有不少家长也加入了诵读行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传统文化必须‘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这是韩海燕常对学生家长说的话。他对国学教育的理念有些特别,主张让孩子熟读、背诵经典作品,在这些意蕴丰富的词句中体悟人生哲理,提高文化素养。

  “看着这些孩子上了高中、大学,把人生路走得越来越开阔,我就觉得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韩海燕说,许多从燕翼堂义塾走出去的孩子都与自己保持着联系,他们学有所成,成为对社会有用、对自身负责的人,这就是自己一切努力的初心所在。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国学经典 榆林 韩海燕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