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黄土变青山 看长征落脚点因山而富、因绿而美

2022-06-10 10:51:39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摘要]随着陕北黄土高原进入仲夏,延安市吴起县的沟沟峁峁变得郁郁葱葱,象征着“红色吴起”和“绿色吴起”的胜利山杜梨树已然枝繁叶茂,沐浴着阳光。...

  随着陕北黄土高原进入仲夏,延安市吴起县的沟沟峁峁变得郁郁葱葱,象征着“红色吴起”和“绿色吴起”的胜利山杜梨树已然枝繁叶茂,沐浴着阳光。

f57e5042f8302cb1731d90d73d9c4b2a.jpeg

  吴起县城里的胜利山。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20世纪90年代,吴起人民掀起一场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的“绿色革命”。

  经过二十多年不懈努力,荒山荒坡已变成吴起人的记忆,青山绿水成为这里引以为豪的名片。提起从前的生活环境,白豹镇韩台村的白治军只能以艰苦来形容。“那时候屋后的山上光秃秃一片,一刮风就是漫天黄土。大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在山上种地,却很难拔掉穷根。”白治军说。

005847c356712828b491b7da82b75646.jpeg

  观众在延安市吴起县退耕还林展览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1998年,吴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白治军和父亲参与其中,亲眼见证吴起生态环境发生巨变。二十多年时间里,韩台村完成退耕4700余亩,林草覆盖率目前已超过85%。

  环境好了,人的观念随之而变。2015年,白治军告别在外奔波打工的生活,回到家里守着青山发展林下养鸡产业、开办农家乐,吃上了“生态饭”。

  白治军的产业转型经历在吴起并不少见,随着“生态红利”逐渐显现,当地群众愈发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可贵、可持续的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

9c6f7c0a4a0eee588216837a958afd13.jpeg

  绿化后的吴起县合沟流域。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2007年,吴起镇袁家沟村靠着一湖清水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从前扬土淌泥的山沟变成了休闲度假景区。看到城里人经常开车到这个小山沟里来,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刘永团并不感到意外,刘永团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村里的山都绿了,湖里的水更清了,这里空气又好又凉爽,非常适合市民游客休闲度假。”除了旅游业,袁家沟村还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有序发展山地苹果、葡萄种植产业,规划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路。

  吴起县退耕办副主任王树学介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吴起县98%以上的农户享受到了退耕还林补助、生态效益补偿。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大调整,山地苹果、大棚蔬菜、生态乡村旅游等农业产业发展较好。(记者吴鸿波、邵瑞)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陕北黄土高原 仲夏 吴起县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