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别落入“山寨证书”陷阱

2022-05-18 08:59:44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当心!别落入“山寨证书”陷阱...

  □ 记者 张宝勤

  焊工证、信号工证、低压电工证、高空作业工证……目前,各种职业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收纳整理师、碳排放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随着新型职业的出现,接踵而至的技术技能类证书更是让人真假难辨。

  连日来,记者就我省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的现状和治理情况,采访了有关职能监管部门、培训机构和部分培训人员。

  “山寨证书”陷阱多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机构和单位以新职业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名义,随意举办培训、评价、发证活动,乱收费、滥发证;还有一些机构和单位虚假或夸大宣传,甚至假冒权威机构名义,组织培训、评价并颁发证书。

  在西安南稍门附近采访时,曾参加过类似培训的蒙晓亮对记者说:“乱收费、乱扣钱把我害惨了!”

  2021年,家住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蒙晓亮看到宏远教育的广告宣传后,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并支付了7000元学费,参加了“眼镜定配工培训”。一周后,因不可抗力,他向宏远教育申请退学。谁知,他自此就在报名老师、西安分校、上海总部、班主任、财务人员、签字校长之间被踢皮球。随后,他找市场监管局和派出所投诉,半年后,宏远教育才以他同意扣除20%“违约费”为条件,为其办理了退学手续。

  来自宝鸡市陈仓区的苗雅丽,则因“无忧包过”的误导宣传而掉入了陷阱。

  在环保部门工作的朋友帮苗雅丽找了份工作,条件是需要持有绿化工证。经多方打听,苗雅丽结识了西安咸宁东路宏图培训的招生老师严某,并以优惠价参加了该机构的绿化工培训班。出乎苗雅丽意料的是,她一连几次都未能通过考试,老师教的考试“技巧”用不上,报名时承诺的“无忧包过”失效,结果花了三四千元,绿化工证却没拿到。眼看着环保部门的招聘期限已过,苗雅丽却束手无策。

  根除乱象需多方齐抓共管

  为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诚信,保障国家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规范运行,人社部自3月份起对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进行了专项治理。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专项治理的范围和内容,是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培训评价发证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二是虚假或夸大宣传,三是违规培训、违规收费,四是混淆概念、欺骗欺诈等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要全面打赢“山寨证书”专项治理这一仗,一是不要唱“独角戏”,而是要演“合奏曲”。人社部门要联合网信、工信、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发力,齐抓共管,确保实效。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形成强大震慑态势和舆论氛围。加大对已备案评价机构及其评价范围的正面宣传力度,教导公众了解证书查询的渠道和方式,以及判断证书合法合规性和含金量的方法。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将专项治理活动和推行职业资格目录、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等工作共同筹划、同步推进,杜绝边清理边违规的现象发生,确保专项治理有步骤有秩序有实效。

  “‘国家认证’‘无忧包过’,虽口号喊得响亮,但往往‘有姿势无实际’,乱收费、滥发证,不仅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证书含金量也难以辨别;不仅侵害了培训学员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新职业的健康发展。”谈及“山寨证书”的危害,苗雅丽如是说。

  长期在西安从事成人教育工作的杜岩告诉记者,此次省人社厅对“山寨证书”进行专项治理,就是剑指考证市场乱象。证书虽然只是一张纸,却是证明资格、代表技能的直接材料。究竟什么样的证才有用,盖章单位“合不合规”,都需要职能部门出手,做一次“深度清理”,并由此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治理机制。唯有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根除“山寨证书”顽疾,推动职业培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山寨证书 陷阱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