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3-11 07:07:4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刘国兴、宋阿丽、王占林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给提出意见建议。

  打通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

  《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1年1月1日起修订施行以来,我省在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省政协委员、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公职律师刘国兴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省“一网通办”没有达到“全通”效果,企业办理项目审批,仍需登录多个系统,数据无法互通共享,窗口受理时也需重复提交材料。

  刘国兴建议,在“一网通办”的改进上,要以数据、审批、监管三个要素打通为深化点,改革部门体制机制,优化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环境,完善流程再造,切实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和减跑动,推动政府信息共享,以制度保障数据分级分类公开,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以制度保障数据分级分类公开,推动各系统真正向“进一网能通办”转变。

  “还应开设绿色通道,对基本符合法定办理条件的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细化并联审批运行规则,并安排专人对企业进行‘一对一项’或‘一对一类’的全程代办服务。”省政协委员、陕西省建设监理协会监事长宋阿丽说,要常“回头看”,延续审批制度改革中好的经验做法,对标补齐差距短板,条分缕析找症结,有的放矢寻对策,实现营商环境“升级跳”。

  向各类拖欠工程款行为“出重拳”

  重点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也是牵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

  自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来,西安市在城市形象改造和民生短板领域集中发力,“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很多项目无法按合同约定支付进度款、结算工程款,还存在层层转包,虚增建设成本等问题。”宋阿丽说。

  为此,宋阿丽表示,应对2021年重点项目资金使用和拨付情况“回头看”,精准测算2022年重点项目各级财政投入,制定精确的资金分类预算表,尽快落实减税降费,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确保重点项目资金足额刚性到位,并公示资金使用和拨付情况,建立联网监督系统,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预算考核,监控项目工程款支付情况,加大对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细化推进清欠工作,从源头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省政协常委、陕西江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占林认为,对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拖欠各类款项、招商政策承诺不兑现、履行合同不落实等问题,应予以严格整治,对于不作为、懒作为、胡作为等人员给予警告、处分、调离、撤职等严肃处理,进一步提高营商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勤政廉洁的招商队伍,激发营商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激励措施,落实保障机制,进而提高办事效率。

  对于企业税费负担过重,要求降低社保、公积金费用等呼声普遍的情况,刘国兴说,要推进企业税费制度改革,消除企业税费负担重的痛感,加强包容审慎监管,继续制定和扩展企业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采取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非强制性方法,处理企业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多措并举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

  三分招商,七分安商。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只有做到亲商、安商、富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才能真正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出实效。”王占林认为。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政府各部门共同努力,协调配合,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王占林建议,要进一步营造“亲”“清”政商关系,优化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理清符合本地区产业政策的项目。

  在项目储备上,宋阿丽说,要优化项目产业结构和质量,抓好产业项目接续,并研究谋划2022年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及早部署建设时间进度,对已明确实施的重点工程,加快项目前期可研评估、勘察设计等工作,尽快完成各类建设审批手续,做好清单编制和财政评审工作。同时,转变临时组建工程管理机构或多重设置管理机构的作法,委托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推进代建制、总承包制等模式,完善考核和观摩测评制度。

  “还应进一步拓展招商平台,加强与商协会的联络,合理利用商协会资源,发挥商协会作用,引导其助力政府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沟通、招商引资、推进优质项目尽早落地等工作。”王占林说。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人才工作责无旁贷。刘国兴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在人才引进上缺少发言权,现行人才引进政策过于聚焦“高大上”,对于企业急需人才则缺乏引进路径,同时,我省部分法规政策的通俗性、可及性不够,政策晦涩难懂且宣传不到位。

  刘国兴认为,要改革人才政策,改变引进人才唯文凭的现状,给予企业更多的人才认定权,并加强法规和政策的解读、宣传工作。(各界导报实习记者 白瑶 记者 满淑涵)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营商环境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