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保护秦岭的生态卫士——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在陕西林业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2020-04-29 14:47:22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首站便来到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李荣 通讯员 赵侠 杜扶阳)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首站便来到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陕西林业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职工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全省林业系统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以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争做保护秦岭的生态卫士。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

  4月24日,陕西省林业局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陕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代陕西林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生态空间治理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强大动力。全省林业干部职工要更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找目标、找责任、找措施、找动力。

  牢记总书记“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嘱托,陕西林业系统将开展生态卫士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人人争做生态卫士的创建活动。通过生态卫士体系化来提升整个生态绿军的战斗力,切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当好黄河生态卫士,做好生态保护修复,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开启陕西生态空间治理的新篇章。

  当好生态卫士,提升资源管护能力。陕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主任李哲说,将在现有管护站的基础上,提升信息化生态哨所,利用刷脸闸机、无人机巡护以及电子围栏、天眼工程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强生态哨所建设。增强管护能力,减少人为的森林资源破坏,稳步增加天然林资源的面积,提升森林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首站考察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2012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马向祖说,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到陕西考察,首站来到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牛背梁保护区的一名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温暖、鼓舞,也感到肩上担负的责任更重、更大。我们会始终坚守保护生态资源的职责使命,把资源管护做得更细更实。

  渭南市蒲城县82岁退休老教师齐仲平,20多年来始终坚持在洛河边开荒造林,已经建成了1000余亩的“古渡林场”。看着如今草木葱茏、生机盎然的林场,老人说:“习近平总书记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清水秀才能文明永续,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还要看着把蒲城洛河国家湿地公园在这建成呢,让大家都能享受到绿水青山的生态美。”

  保护生态拯救濒危物种

  习近平总书记在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步行进入羚牛谷查看自然生态,称赞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在陕西,随着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不断推进,这样的天然氧吧正越来越多。自1965年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地10个类型273个,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

  陕西地跨3个气候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年来,陕西林业部门大力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全省11市(区)113个县级单位均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入手,陕西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体系日趋完善,“秦岭四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秦岭大熊猫由20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加到345只,增幅全国最高,野外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朱鹮种群数量由7只发展到全球4000余只,被称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羚牛数量近5000头,金丝猴数量超过5000只。

  目前,陕西拥有高等植物279科1349属474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91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3种。

  绿色成为陕西主色调

  习近平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

  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陕西林业部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等林业建设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1998年,陕西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经过20多年休养生息,质量迅速恢复,森林蓄积量达到4.78亿立方米,是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的2.56倍。20年来,陕西坚持不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覆盖全省10市102个县(区),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039.7万亩,居全国第一。

  延安市通过实施全域退耕,实现绿色全覆盖,不仅成为全国生态建设“一面旗帜”,也成为世界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延安样本”。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沙化土地面积3600万亩,流动沙地超过860万亩。经过长期不懈地治理,榆林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3%,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569万亩,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93.24%,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472万亩,沙尘暴几近消失,年扬尘天气减少到10天以下。

  如今的三秦大地“绿肥黄瘦”,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3.3%提高到45%,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特别是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9%,为全国平均值的两倍。“榆林草灌锁沙丘,延安黄土变绿海,关中大地园林美,秦巴山区绿更浓”,深深浅浅的陕西绿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陕西考察 秦岭 生态卫士 环境保护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