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度”里的最美剪影

2020-04-29 09:32:23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能参与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我很兴奋,也很自豪。”31岁的中铁二十局职工陈争虎说。...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凝聚着许许多多青年的心血和汗水。资料照片

  “能参与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我很兴奋,也很自豪。”31岁的中铁二十局职工陈争虎说。

  “想到医院越早建成使用,便能让患者越早入住,我干起工作来充满动力。”29岁的电焊工邱权德说……

  10天建成,15天移交。

  疫情防控期间,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彰显了“中国速度”。而在这“中国速度”的背后,凝聚着许许多多青年的心血和汗水。

  五四青年节前夕,记者走近这个青年群体,倾听属于他们的故事……

  为了保质保量高效完成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中建一局、中建三局、中建安装等战斗集体纷纷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全体青年突击队队员每天两班倒,24小时不停施工,吃住在工地,争分夺秒抓进度,加班加点冲刺跑。

  为了第一时间投入建设工作,项目生产经理杨羽涛连夜租车,把父母从宝鸡老家接来帮忙照看孩子。从研究图纸安排施工进度、落实人员队伍、组织现场临时搭建,到机械入场、各方协调,杨羽涛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工作电话,他每次“出征”前都会和家人约定好不打电话,孩子想他的时候也只能发条消息给他。

  中建安装华西公司青年突击队队员樊磊刚主要负责项目市政管道铺设。为保工期保节点,他常常加班到深夜,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常常主动与工人一起干活。

  冯小成是中建一局西北公司员工,被临时召集参与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接到紧急召回命令的当天,正好是妻子的预产期,他反复给妻子做工作、跟家人协商,安排好家里的事后立即到项目部报到。他说:“有国才有家,国家平安了,我们的小家才能过得好。”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中国青年的身影。

  2月5日凌晨,项目建设急缺一批钢管扣件,当时装卸工人紧缺,项目党支部紧急指派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18名队员赶往60公里外的西安高新区搬运物资。经过长达2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完成了物资调拨。青年党员胡江怀感慨道:“虽然不能在家陪伴家人,但是能和大家一起并肩抗疫,我觉得很有意义。”

  在设计图纸尚不确定的情况下,青年突击队队员们不等不靠,提前进场施工,12个小时完成1.7公里围挡搭设、170个围墙立柱施工、680米围墙墙裙浇筑,并且每道工序都确保一次性验收通过。快工也能出细活,“超级速度”的背后是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的默默付出——放弃与家人团圆、每天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被寒风吹凉了的饭菜以及皲裂通红的手。

  农历大年初五,中建安装华西公司青年员工翟三万收到指令,准备奔赴项目建设现场。当他把这一消息告诉妻子时,妻子走进卧室,关上了房门。“我就是想去建医院,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你也是建筑人,你应该明白我的。我会保护好自己,你放心。”翟三万以为妻子生气了。可当房门打开时,妻子安欣拉着行李箱走了出来:“结婚的时候说好这一生一起走,怎么建医院就把我抛下了啊。”

  孩子是母亲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叮铃”……孩子发来视频电话,33岁的安全员刘寒梅按下接听键。“妈妈,你去哪里啦?”孩子问。“妈妈工作呢,回去给你买冰糖葫芦吃,乖。”挂断视频电话后,刘寒梅眼前一片模糊,她不知道是因为汗水还是因为泪水。

  特殊时期,冲锋在前。在疫情最为严峻的那段日子,在建设工地上,无数新时代的青年用肩膀扛起了“硬核担当”,用青春激发起磅礴力量。(记者 马黎 见习记者 刘坤)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中国速度 剪影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