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便利店更加“便利”

2019-08-26 08:37:27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商品挺齐全的,以前在超市和农贸市场买的东西,现在在这里都能买到,很方便。”小元说,“在线上,通过苏宁小店APP还可以送货上门。”小元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设计工作,经常宅在家里,家门口街道拐弯处也有一两家便利店,但是门面都很小,主要以销售饮料、烟酒、零食为主,而且晚上很早就关门歇业了。...

  原标题:让便利店更加“便利”

  8月14日晚,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中贸街的魏家便利店。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核心提示

  ■2018年西安便利店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8位,比2017年上升3位,西安连锁品牌化的便利店数量、增速等增长比率居全国前列。

  ■2018年西安市品牌连锁便利店新增经营门店404家,持续快速增长,已基本形成了以品牌连锁为主,特色便利店不断涌现的格局。

  ■到2020年年底,西安市品牌连锁便利店将不少于3000家。

  家住西安市炮房街的小元最近发现,附近街道上新开了一家苏宁小店。店里除了其他便利店都有的日常快消品外,还有肉类、果蔬、粮油米面、个人及家庭清洁品,甚至小型家电等。

  “商品挺齐全的,以前在超市和农贸市场买的东西,现在在这里都能买到,很方便。”小元说,“在线上,通过苏宁小店APP还可以送货上门。”小元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设计工作,经常宅在家里,家门口街道拐弯处也有一两家便利店,但是门面都很小,主要以销售饮料、烟酒、零食为主,而且晚上很早就关门歇业了。

  作为有效解决消费者“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加油站”,便利店往往是一个城市服务居民民生需求水平的最好反映。近年来,西安市便利店发展势头迅猛,各种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购物便利度。

  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来自西安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西安市户籍人口已超千万,拥有品牌连锁便利店21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有每一天、唐久、松林等品牌。近3年,永辉mini、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阿里天猫小店、京东无人超市、缤果盒子、彩虹星球等众多“互联网+”的智慧型社区便利店也遍地开花,约占西安便利店市场份额的30%。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便利店指数显示,2018年西安便利店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8位,比2017年上升3位,西安连锁品牌化的便利店数量、增速等增长比率居全国前列。2018年西安市品牌连锁便利店新增经营门店404家,持续快速增长,已基本形成了以品牌连锁为主,特色便利店不断涌现的格局。这些便利店除了销售日用百货、冷冻速食、饮料、乳制品等,还附带有蔬菜水果、快递收发、生活缴费等便民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市民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2019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适。与此相适应,今年2月,《西安市大力推进便利店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出台。文件要求全市商务部门从规划引导、资金支持等10个方面扶持便利店建设,为推进便利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行业规范。

  按照《计划》,到2020年年底,西安市品牌连锁便利店将不少于300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在2000户以下的小型社区配置1个以上,在2000户至5000户的中型社区配置2个以上,在5000户以上的大型社区配置3个以上。

  西安市商务局商贸服务业处处长刘宏涛表示,未来要不断加快布局各种便利店,让社区便利店无论从距离还是心理上都更贴近消费者,争取达到以社区为原点每150米就开设至少两三家便利店的目标。

  便利店不该是升级版小卖部

  从数据来看,西安市便利店的数量和密度都相对较高,但不少市民总感觉缺点“便利”。

  “西安的便利店绝大多数都停留在销售零货和简单的生活服务上,就是一个升级版的小卖部、微缩版的超市。”小元说。由于工作的原因,小元经常出差。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上海、深圳等地便利店的成熟模式。“上海的7-11等便利店,不但售卖商品和各类熟食,还代收汽车养路费、销售各种门票,提供传真、打印复印和收取邮件等各类服务。”

  相对于商品而言,实际上衡量一个便利店便利程度的标准应该是其承载的生活服务。以便利店巨头7-11为例,消费者除了能买到需求的商品和餐食外,还可以在此充值缴费、打印复印、订票、洗衣、免费使用WiFi和卫生间。除了便利性,24小时营业的设置也是人们所期待的。随着都市生活的延伸,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不仅能满足人们需求,也能带来特有的情感寄托。

  业内人士透露,西安便利店以传统商品零售为主,随着近几年发展,逐渐出现了与餐饮相结合的业态,但部分便利店只提供早餐,难以满足市民便民服务需求。而便利店搭载药品、出版物、简餐、咖啡,以及提供便民缴费、打印复印、洗衣家政等服务还有待提升。

  据调查,西安市便利店大多在22时至23时停止营业。全市24小时便利店主要是一些品牌连锁便利店,数量约700家,难以满足市民24小时消费需求。同时,无人便利店、智慧便利店等新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大提升和发展空间。

  此外,西安市便利店多为本地培育品牌,缺少像7-11、全家、罗森等国际知名便利店,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

  新零售赋能传统便利店

  去年12月,7-ELEVEn陕西省特许经营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这标志着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7-11正式进军西北,落户西安。同时,西安也在积极与全家、罗森等知名便利店品牌接洽,力图引进更多多元化、国际化便利店,丰富和服务西安市民生活。

  “与其说西安需要的是7-11,不如说需要的是7-11带来的理念。”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对于现代都市而言,便利店不仅是零售的一环,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有专家指出,便利店越优质,城市越宜居。为此,《计划》提出,鼓励便利店搭载简餐制售、常用药品经营、出版物销售、生活缴费、福利彩票、打印复印、洗衣家政等便民服务;积极推进便利店+餐饮休闲、便利店O2O模式、无人便利店、智能零售柜等新业态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鼓励便利店打造多样化的服务空间,比如进入便利店可开展商业交流、茶歇、聚会、读书阅报等,甚至可以开设美甲空间。同时,继续支持引导便利店开展公交卡充值、打印复印、收发邮件等便民业务,通过强化便利店对于消费者的品质服务与黏性服务,拓展和推进便利店健康有序发展。”刘宏涛说。

  《计划》对便利店改造升级、新增门店也给出了明确支持:对老旧便利店、小商店、夫妻店改造提升消费环境,给予每个升级门店硬件投资额的50%、最高2万元资金补助;对现有直营或特许加盟门店数量30个以上、搭载便民服务的品牌连锁便利店,每新增加1个门店且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上,给予3万元奖励;对无人便利店,以及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24小时便利店,每新增1个门店给予5万元奖励,单户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100万元。同时,鼓励品牌连锁便利店开设线上销售平台,为周边社区提供线上下单、线下体验、送货上门等服务,给予便利店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投资额的30%、最高200万元的资金补助。

  “我们将发挥扶持资金的引导效应,对运用‘互联网+’,实行统一的服务标准体系、店铺管理系统、品牌VI设计、产品销售流程、促销管理体系、经营培训体系的智慧型社区连锁品牌便利店加大奖补力度。同时,鼓励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布局城市郊区、农村地区,重点解决品牌连锁便利店网点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刘宏涛说,并给出了今年的具体目标——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245个。(记者 崔春华 实习生 余忆童)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便利店 服务圈 小卖部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