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走长征路|建在石洞中的红军大学

2019-08-22 11:14:41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 陕北志丹县有过这样一所大学,教室是石崖上开出的山洞,笔记本用敌人的传单装订,它就是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近日,“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探寻“红大”鲜为人知的故事。...

  □记者张姣姣

  陕北志丹县有过这样一所大学,教室是石崖上开出的山洞,笔记本用敌人的传单装订,它就是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近日,“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探寻“红大”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志丹县县城边的山崖上,有一排很不起眼的土坯房,简单的房舍嵌在陡峭的山崖中,它就是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所在地。旧址现保留有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党总支书记莫文骅、科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旧居,一科教室和学员住室等共计十多孔窑洞以及三间瓦房。

  据志丹县文管所所长李建翔介绍,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军事政治学校因此停办。

  “当时全国的形势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革命战争转变。1936年6月1日,党中央决定在瓦窑堡创办抗日红军大学。7月初,‘红大’随同党中央机关一起来到了志丹。”志丹县关工委副主任何启华介绍说,在志丹县,红军大学招收了第一批1063名学员,学员们被编为3个科,一科40名学员都是师团级以上干部,二科和三科分别是营级和连级以上干部。

  曾担任抗日红军大学党支部书记的莫文骅回忆说:“经过一星期的行军,我们兴冲冲地来到保安(今志丹)城外的山边石洞住下了。这些石洞是依着天然石壁凿成的,远远望去,好似蜂窝一样,因长期没有人住,只见洞内外野草丛生,乱石纵横。”

  据介绍,“红大”刚到保安时的石洞其实是羊圈,里面都有羊粪,学员自己把羊粪清理出去,又搬来了一些石头砖块作为桌椅板凳,还用一个大石头给老师砌了一个很像样的讲台,用锅底灰刷到墙面上做黑板,还用一些石头做粉笔。

  “学员们或两三个人一间小洞,或四五个人一间大洞,有的睡石炕,有的用石头砌起床铺,在上面铺一块木板,没有木板就在石头上铺垫些禾草。”何启华说,那时,保安县一带的狼很多,夜里经常听到狼嚎。有几次,狼甚至跑进窑洞,学员们睡前会把桌子、洗脸盆堵放在门口,狼一进来会撞翻东西,学员们便用提前准备好的棍子打跑狼。

  当时由于物资匮乏,学校规定一个宿舍只配给一支蜡烛,晚上学员们就围着蜡烛看讲义,蜡烛没有了就用麻油灯,灯芯没了就捻个纸来代替。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志丹采访时,抗日红军大学艰苦的办学条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写道: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壁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

  在“红大”课堂上,毛泽东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张闻天讲授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和辩证唯物主义,凯丰和吴亮平讲授政治经济学,秦邦宪讲授哲学,杨尚昆讲授各国论,李维汉讲授党的建设,李德讲授兵团战术,校长林彪主要讲授战役学。

  抗日红军大学在志丹办学期间,校舍、教员和教材极度缺乏,并且面临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生存危机,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红大”学员仍然带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学习、奋斗,蓬勃发展的“红大”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艰难困苦中,红军大学培养出一大批高级人才,红大一科40人中,后来有5人在战场上英勇牺牲,22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元帅或将军。”李建翔说,1937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央机关迁往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继续为民族解放事业培育钢铁栋梁。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志丹县 红军大学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