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大省,如何进一步激活科教资源?

2019-08-06 09:40:38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以西安雁塔、碑林、高新区为主的小半个西安城,集中了全国罕见的科研院所、高校群。...

  以西安雁塔、碑林、高新区为主的小半个西安城,集中了全国罕见的科研院所、高校群。作为科教大省,如何激活、利用好科教资源,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是陕西省、西安市既老还新的课题。

  七月九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二十所开发的GBAS导航系统完成试飞。通讯员 涂小娜摄

  8月2日,西安交大单智伟教授在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与研究生讨论实验结果。

  8月1日,西安诺瓦科技的员工在加工LED显示器控制卡板。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韩承伯摄

  记者 韩承伯

  8月2日,秦岭深处的蓝田辋川,当年王维隐居过的地方。一排排红砖青瓦的废弃办公楼、厂房,已与山水融为一体。杂草丛生的办公楼下,黑板报依然诉说着当年的时代精神,但这里却再也没有科研人员进出,只闻鸟鸣涧响……

  这是建于20世纪60年代科工合一的某航天研究所,在“三线建设”的背景下来到陕西,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如今,这个研究所早已整体搬到西安。

  像这个航天研究所一样,当时的西安,布局、集中了许多科研院所、高校。如今,西安有40多个知名科研院所,二本以上大学30多所,还有若干科工一体的企业……

  西安的科教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科教资源、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行得如何?“第一生产力”如何发挥巨大威力?

  成果到市场: 离不开“天使”

  ▶▶“在市场面前,他们还是孩子”

  7月21日下午,风景如画的秦岭北麓,修竹绿草掩映的西安高新区草堂加速器独栋厂房里,中科华芯的员工孟铮在检测陀螺仪。“每当想到这些陀螺仪将被用来检测高铁轨道、指导钻井方向、帮助汽车稳定,我都感到一种开心的责任。”孟铮说。

  “陀螺仪的发明,是对广义相对论的应用。”敦敦实实、宛若邻家大男孩的中科华芯创始人徐金涛说起陀螺仪就打开了话匣子。陀螺仪利用惯性进行导航,不依赖于卫星,因此应用广泛。

  2010年,徐金涛和他的团队研究出了光纤电流传感器。这个专利,最终变成了一个产业。

  2013年12月,为了更快地将陀螺技术转化为产业,徐金涛离岗创业。他所在的四人研究团队和研究所合作成立公司,技术团队占大股,随后引进了天使投资、社会资本。

  徐金涛说,离岗创业这么多年来,他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在搞应用研究和工艺。2015年,陀螺仪正式投产,当年就被用于轮船上。

  2018年中科华芯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今年预计突破7000万元。计划在2020年股改,2021年上市。

  徐金涛说,之所以能创业成功,也得益于西安光机所的支持。离岗创业后,开放的光机所使他们能继续得到所里研发力量、实验装备的支持,同时“光机所人”的归属感还在。个人利益和单位利益的捆绑,让大家有了更多的责任,混合所有制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西安光机所孵化的“硬科技”企业已接近300家,总市值400多亿元,包括西安必盛激光、中科微精等好几家和中科华芯类似的企业。西安光机所也因此被称为孵化光电企业的“黄埔军校”。

  西安光机所何以成为孵化光电企业的“黄埔军校”?

  “在市场面前,他们还是孩子。”西安光机所副所长谢小平说。因此,对科研人员创业和成果转化,光机所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其中金融服务显得尤为突出。

  2013年,西安光机所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同时成立了西北第一支天使投资基金。一期1.3亿元的引导基金里,有各级政府投入的8000多万元,包括科技部、陕西省科技厅、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建起了第一家专注于“硬科技”的孵化器。中科华芯就是天使基金第一批孵化的企业。

  如今,西安光机所研究发起成立的天使投资基金有11支,总额53亿元。投资领域也早已超出了光机所的研究范畴。产业处负责人李燕说,光机所天使投资基金的“天使”们,视野早已超出了光机所的“天地”,盘旋在全国许多院所、高校之上……

  从市场到实验室: 最直接的转化

  ▶▶诺瓦科技的快速成功,说明从市场需求而来的直接科技攻关,是一条最快捷的科技资源转化之路。

  光机所孵化出产品和产业一般属于成果到市场的转化路径。那么,从市场到成果的激发路径如何?

  2008年成立的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知名的显示解决方案服务商,提供了2019年央视春晚现场背景屏、2016年G20杭州峰会主会场背景屏等重大场合显示技术服务。

  员工平均年龄仅27岁的诺瓦科技何以短短几年迅速崛起?

  2007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如火如荼。当年9月,国家体育场旁边当时全国最大的LED显示屏——盘古大观3400平方米的显示屏因为太大,在国内其他地方找不到合适的控制技术,显示屏“点不亮”,最后找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当时才28岁的讲师袁胜春和宗靖国接下了这个“急活”,并组建了包括博士、在读研究生在内的7人攻关团队。

  历经四个多月的技术攻关和现场一个多月的调试,2008年3月28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年轻的团队“点亮”了这个巨无霸LED屏,并成为奥运会期间一景。

  北京奥运会让这张全国最大的LED屏出尽了风头,成为国内承接广告价位最贵的LED屏。袁胜春团队也声名鹊起,许多客户慕名而来。

  2008年4月,袁胜春和技术团队成立了诺瓦科技,搬离了20多平方米代号“503”的实验室,入驻高新区6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直接走上了公司化运营道路,而且势如破竹,一鼓作气做成了国内行业“领头羊”。如今,诺瓦科技有近1000名职工,其中有近500名研发人员。

  诺瓦科技的快速成功,说明从市场而来的直接科技攻关,能直接产生产品和产业,是一条最快捷的科技资源转化之路。

  行业的“天使”: 谁来当?

  ▶▶涉及整体产业升级突破的系统技术,往往非一般企业、“天使基金”所能承担和推动。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

  单项技术的转化和攻关,可由企业或基金推动完成。但涉及整体产业升级突破的关键性技术系统,往往又非一般企业所能承担和推动。怎么办?

  7月29日,神木市委书记杨成林的案头,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单智伟院长的案头,同时放着关于促进金属镁研发的材料。

  陕西产出全球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原镁。“对于陕西来说,镁是比煤更具战略意义的世界性产业。”单智伟说。

  我国计划到2025年,车用镁从目前的每辆1公斤增长到15公斤。仅这一项需求,就将用完目前国内所有的镁产量,加上航空航天和其他领域应用,镁产业将是至少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但对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系统性研发上却严重缺位。陕西第一家镁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镁研究所一位负责人说,榆林的镁厂老板们经常和他一起吃饭,却从来没有人愿意在研发上投入。

  在“天使”缺乏、企业缺位的情况下,政府的作为尤为重要。

  2015年,陕西省发改委批复依托西安交大成立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目前,榆林的镁厂生产的大多是纯度为二级的镁锭,严重制约了镁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历时数年,开发出用“皮江法”直接生产高纯镁的新工艺。该技术得到了洛阳一家公司的投资,正在研发工业化示范装置。

  为了实现原镁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中心研发了常压炼镁新技术,与成都华西能源公司合作研发的工业化小试装置已完成设计并通过论证,期待年内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

  单智伟说,如果这两项成果转化成功,在原镁的质量、稳定性、提升生产环境、降低成本方面,都将是颠覆性的。

  此外,单智伟研究团队还在金属镁的表面涂层、高强度易溶镁合金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至少有两项成果可进行产业转化。

  “制造业到底卡在哪儿?主要在原材料的品质上。因此,陕西应该首先加大镁产业源头的研发,让陕西早日从原镁大省变为原镁强省;同时布局中下游,从全产业链打造‘大镁陕西’。”单智伟说。

  企业研究机构: 迈出了第一步

  ▶▶企业研究机构的优势是对接市场程度高,是“从思想到商业”最快捷的转化通道。

  陕西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同时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陕西的能源资源产业升级岂不更快更好?

  陕煤正在做这样的努力。

  2011年,陕煤研究院成立。

  8年来,陕煤研究院投入科研资金300多亿元,开展重点科研项目200多项,引进院士6人,“千人计划”专家3人,专业研发人员近300人,主导建设了国家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等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一个院士工作站和两个博士后工作站。

  目前,陕煤研究院独立研发的智能化无人开采成套技术已经大规模应用,基于自主研发成果的中试生产线已经建设15条,转入生产2条;精细化学品苯甲醚技术指标世界领先,已经销售200余吨,在渭南市华州区建设的5000吨生产线将于2020年底投产;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等一批指标领先的成果即将进入中试……

  基于和西安交大等院校的深度联合,陕煤研究院正在成为材料研发重镇。目前,运用纳米流体能量吸收材料开发的NFP纳米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已经在汉中完成示范应用工程。超级活性炭、石墨烯、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等中试即将完成。

  作为企业研究机构,优势、劣势何在?研究院负责人说,企业研究机构的优势是对接市场程度高,是“从思想到商业”最快捷的转化通道,但系统性研究、长期性积累还不够。

  为了发挥企业研究院的长处,弥补不足,更好地利用陕西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科技资源,陕煤集团正在组建上海、深圳、雄安研究院。代表目前陕西企业研究机构最高水平的陕煤研究院,将形成东南西北四个分院。

  未来的企业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在利用科技资源、激发科技人才、转化科技优势方面,陕煤研究院仅仅迈出了第一步。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科教 文化资源 陕西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