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夏都”的“快慢”之变 —— ——从慢城太白的快速发展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9-07-08 08:46:46  来源:西部网  


[摘要]7月3日清晨,太白县城上空升起一层薄薄的云雾。站在翠矶山望去,整个县城笼罩在白练般轻柔的云雾里,如诗如画,静谧安详,美得让人心动。...

  7月3日清晨,太白县城上空升起一层薄薄的云雾。站在翠矶山望去,整个县城笼罩在白练般轻柔的云雾里,如诗如画,静谧安详,美得让人心动。

  太白县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县城海拔1543米,为全省海拔最高的县。这里常年有冬无夏,年平均气温7.7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19摄氏度,因气候凉爽、景色宜人,不少人来此休闲避暑。

  “这里夏季不燥热,冬季没雾霾,待着舒服。”来自北京的张杰,去过20多个国家,自从和老伴儿来到太白,便爱上了这里。

  短短5年间,像张杰这样的“外来太白人”越来越多。良好的气候条件,舒适的生活方式,让地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焕发出新活力——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是5年前的10倍;蔬菜产业发展到46万吨,产值4.8亿元,是2015年的1.5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慢城太白,在沉寂多年之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华丽转身。

  为发展,果断拒绝20亿元

  2011年,张杰第一次来太白的时候,太白县可不是如今这般。彼时,太白县城街道狭窄,没有一家像样的超市,也没有一家像样的宾馆。这座海拔高、人口少的县城,一切都显得有些陈旧。

  事实上,地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也曾有过开矿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是20世纪80年代,太白县境内有18座矿山,但因矿石品质一般,开采量小,加之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影响,18座矿山大多处于停产状态。

  要发展,但如何突围,成为摆在太白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课题。

  依托凉爽的气候、缓慢的生活节奏,太白县提出生态立县,以“慢”引人——打造供人们休闲避暑的慢城生活。

  厘清发展思路后,一方面,太白县加快对环境的恢复治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太白县的招商工作也更注重选商择资。

  2015年,投资10亿元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项目打算在太白县安家落户。但一场评审会开下来,太白县果断拒绝了。“风力发电虽然是清洁能源,但在建设过程中,要开挖地皮,还要修建道路运送风机。这些对沿途植被会造成破坏,且难以恢复。”太白县文旅局副局长刘克敏说。

  同时,另一个投资10亿元的汽车加工项目也打算在太白落户。但考虑到该项目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县境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太白县也果断拒绝了。

  先后否定两个大项目,对于当时税收收入仅5500万元的太白县来说,需要巨大的决心和勇气。

  守着好资源,是挣快钱还是挣慢钱?几次抉择,太白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高品质,让蔬菜俏销港澳

  呵护生态,选择挣慢钱,太白县首先收获的是自然的馈赠。

  7月4日早晨,艾科平早早来到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供港蔬菜基地,开始为发往香港的900多箱蔬菜做准备。2016年,他和香港新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10年的合同,每年要为香港提供1000吨的蔬菜。

  “我们考察了老艾的基地,并进行了土壤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太白县的高山蔬菜表现不俗。”港方代理人曾志权,隔三岔五就要来太白拉运蔬菜。

  在他看来,太白县的蔬菜品质优、口感好,虽然价格比云南等地的蔬菜高一些,但在香港市场反响很好,特别是黄葫芦、青葫芦、奶油生菜等非常受欢迎。

  如今,艾科平的蔬菜基地年产值800多万元。老艾觉得自己能把蔬菜卖到香港,离不开太白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蔬菜虫害少,加之有冬无夏,使太白县成为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最佳适生区。“六七月,其他地区的绿叶菜因气温太高生长缓慢,而这里的蔬菜长势正好,我们可以打时间差,更容易占领市场。”老艾说。

  在太白县,还有许多像艾科平这样的农民,依靠蔬菜发家致富。目前,全县种植蔬菜10.2万亩,总产值达4.8亿元,仅靠蔬菜种植,农民人均收入就达1.1万元。

  除了本地人艾科平,不少外地人也在太白县圆了自己的生态农业梦。

  在太白县桃川镇,户太冰葡萄种植研究基地正在加快建设。葡萄专家纪俭在对太白县的气候、生态等条件跟踪了10年之后,最终将自己的冰葡萄产业转移到太白县。

  冰葡萄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不但要干净无污染的环境,还要求葡萄成熟后继续挂果4个多月。采摘时,以零下8到13摄氏度的温度最为适宜,采出的葡萄酿制成的冰葡萄酒品质更优。“375毫升的葡萄酒就能卖到1280元。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加工冰葡萄酒500吨,将使我国冰葡萄酒产业超越法国、德国等国家。”太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志强充满信心。

  从传统的蔬菜产业到新兴的冰葡萄、蓝莓等产业,太白县的生态农业产业开出了一朵朵绚丽的花。

  久积累,好生态成发展优势

  与太白县的农业产业同样迅速发展的还有太白县的旅游业。

  7月5日,当古城西安的高温天气“烤”得人难以忍受时,远在秦岭腹地、被誉为“秦岭九寨沟”的黄柏塬却凉爽如秋。

  一大早,黄柏塬镇黄柏塬村的何能军收拾妥当,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客人。

  何能军是黄柏塬最早开办农家乐的。从伐木工人到外地游客,接待对象的转变,见证了黄柏塬生态环境的转变,也见证了太白县旅游产业的升级。

  20世纪80年代,黄柏塬驻扎着省太白林业局和县林业局的数十支采伐连队,最多时有1000多名采伐工人在此忙碌。有人便有商机,老何开起了小吃店,卖些面条、水饺等。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伐木工变成了护林员,老何瞅准未来旅游发展的商机,在黄柏塬镇附近的街道上办起了农家乐。

  2015年,黄柏塬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引导农户规范发展农家乐。每年暑假期间,不少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客便来此休闲避暑。“这里气温低,还有原始森林可以欣赏,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这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天越热,我们这里的生意越火爆。”老何说。

  “当初要是一直砍伐下去,估计我们就见不到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黄柏塬了。我也没法跟着沾光,一年轻轻松松挣个15万元。”老何笑言,他相信随着人们更加注重环保、更愿意亲近自然,他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如今黄柏塬镇有104户农户办起了农家乐。赶上节假日,一户一天的经营收入近万元。

  黄柏塬只是太白县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太白县从改善基础设施做起,将整个县城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以重点景区为龙头,王牌景区为支撑,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全覆盖的全域景区化格局初步形成。

  以生态打底,换百业兴旺。今年5月7日,太白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18年太白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好的地区之一。2018年,旅游业总收入占GDP比重上升至36.1%,年人均旅游收入达1.9万元。多年的生态积累转化为当下发展的后劲,更是未来发展的潜力。

  念好山水经,走好特色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慢城太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太白 发展 脱贫攻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