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彭芬)在省人大第十三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受省政府委托,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卫华作了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陕西全面提升精准扶贫质量和水平,帮扶对象、帮扶政策、帮扶举措更加精准,整体工作呈现出稳中求进、持续向好的态势。
强化产业就业扶贫 贫困县新建扶贫产业园1136个
报告提到,陕西脱贫治本措施成效初显。产业扶贫方面,贫困县新建扶贫产业园1136个,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23家,农民合作社6067家,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主体达3.2万家。
就业扶贫方面,持续组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将新增或补充的服务性、辅助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在每个贫困村开发2- 3个特设岗位。同时,强化多元就业支撑,综合运用企业聘用、社区工厂安置、能人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等措施,力促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今年新认定就业扶贫基地129家,建设社区工厂和扶贫车间420个,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7.5万人。
11县投入扶贫资金25.83亿元 易地扶贫搬迁竣工23.6万套
报告提到,陕西聚焦深度贫困攻坚,去年以来,11个深度贫困县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83亿元,其中2018年达15.23亿元,较2017年增长43.7%。
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目前23个拟摘帽县3303个拟退出贫困村通村道路路基建设全部完成,自然村通动力电、光纤网络到贫困村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有2948个贫困村达到安全饮水安全标准。
截至6月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已竣工23.6万套,竣工率83. 34%;入住14.95万户,入住率53.31%。同时,完成危房改造2.97万户,入住2.32万户。
持续推进“3 +X”帮扶体系 培训2万余人
报告提到,陕西大扶贫格局更加完善。持续推进我省创新实施的“3 +X”帮扶体系。截至6月底,9个国企合力团已签约项目128个,投资到位60.6亿元,带动贫困户10万人;校地帮扶“双百工程”已建成产学研示范基地或落地实体项目111个,培训培养骨干教师、新型农民等2万多人;组建医疗队112个、医联体101个,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社会扶贫深入开展。动员全省5280家民营企业全面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534个,帮扶贫困人口28.54万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及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效果明显。
2018年力争23个县摘帽 101.7万人脱贫
报告中也坦率地提到,目前我省仍面临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迫、巩固脱贫成果压力较大、攻克深度贫困任务艰巨、扶志扶智任重道远等压力和挑战。
下一步,陕西将制定出台并全面实施我省贯彻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强化产业就业扶持,巩固和发展大扶贫格局,坚持扶贫开发与兜底保障并重,力争今年23个县摘帽、101.7万人脱贫,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辑: 陈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