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中国看陕西

2018-11-03 10:56:59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摘要] 金秋时节,三秦大地秋意正浓,如诗如画。11月1日至4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日报社共同主办,中国经济传媒协会、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省级党报联盟和中国高铁旅游媒体联盟协办,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活动举行。...

  11月2日,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西安线路的媒体代表在大唐芙蓉园合影留念。 通讯员 行向辉摄

  记者 李卫 实习生 陈曦 吕金玉 李文杰

  金秋时节,三秦大地秋意正浓,如诗如画。11月1日至4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日报社共同主办,中国经济传媒协会、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省级党报联盟和中国高铁旅游媒体联盟协办,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活动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百余家全域旅游全媒体联席会成员单位媒体代表、媒体大V们兵分九路,走进陕西12个市区数十个县区、景区,深度体验陕西优质旅游产品,感受深秋五彩斑斓的三秦美景和陕西全域旅游建设的丰硕成果。让我们一起看看媒体大V眼中的陕西是怎样的。

  1 西安 国际范 中国风 陕西味

  11月2日一大早,西安一线的全域旅游全媒体联席会成员乘坐大巴车一同踏上了西安“盛世文化历史之旅”。第一站来到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这里恢宏的建筑、开阔的视野、旖旎的太极池,还有太极池边那大片的、曼妙娇丽的粉黛乱子草,无不让队员们惊叹秋日里大明宫的美丽。

  来自成都的旅行自媒体博主“牛肉夫妻出逃记”告诉记者说:“去年冬天,西成高铁刚开通时来过一次西安。那次的主题算是三秦美食之旅,品尝了肉夹馍、胡辣汤、羊肉泡馍、饺子宴等,这一吃便一发不可收拾。幸运的是,这次能够参加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既有美食又有感受历史文化的机会。上午的第一站来到大明宫,看着仅存的宫殿基底犹在,有种不真实的感觉。站上含元殿,空旷大气之感把我们瞬间拉回到了过去。在微缩景观一览大明宫过去的辉煌。作为热爱旅行的人,很希望西安文旅部门能把老祖宗的东西保护下去。这些历史文物应该是长安城的魂魄所在,千万别丢掉。”

  新民晚报的首席编辑李纬说:“来到陕西,感受最深的是陕西人的亲和、大气。从接机的师傅到酒店的服务人员再到景区的工作人员和市民,处处能感受到十三朝古都厚重大气亲和的民风,让人感到十分温暖和愉快。我们所到之处,无论是街道还是景区,感觉旅游设施十分完善,环境也十分整洁,有着旅游大都市的国际范儿。因为这里的人美,所以眼中的景也更美了。”

  《重庆周末》“去哪儿”专栏的记者王铀说:“这是我‘三刷’西安。前两次都是自己带朋友和父母来玩,可以说对西安和陕西旅游的爱特别深沉。昨天召开的陕西优质旅游产品发布会上,别开生面的四大旅游高地产品,让我对宝鸡、韩城、榆林等地更加了解也更渴望。我们今天走访了大明宫和西安城墙,品尝了同盛祥羊肉泡馍,站在大明宫遗址上,遥想盛唐气象,自豪感油然而生。希望更多人来到陕西、来到西安,感受盛世辉煌。”

  “少时读书,觉得西安是要一个人来的地方。如今走进西安,果然脚下千年,文化厚重。这里有秦的肃穆、汉的清朗、唐的辉煌,从大明宫到古城墙,从小雁塔到大唐芙蓉园,过去与未来在这里交融,一天下来收获多多。西安是一个值得细细品读的地方。”贵州日报记者曹雯说。

  新华社记者朱志远说:“这次来陕西最深的感受是陕西很会用文化来讲旅游的故事,用旅游延伸文化的意义。陕西各旅游景区将文化和旅游融合,给游客很好的文旅融合体验。在陕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做得很好,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走在陕西各地的景点,就是一个用脚丈量陕西厚重历史和文化的过程。”

  来自四川成都的自媒体大V在西安城墙上作视频直播。 记者 李卫摄

  2 宝鸡 观湖光山色 赏人文胜景

  11月2日上午,13家媒体从西安出发前往“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一天的时间里,媒体人一行体验了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和周文化景区,近距离触摸陕西文化,感知宝鸡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

  11月的宝鸡秋高气爽。法门寺佛文化景区门前是一片银杏林,成群的白鸽在这里飞舞觅食。黄叶蓝天白鸽点缀下的法门寺,有了柔和的静谧,更显庄严肃穆。

  媒体记者们来到周文化景区,被“一座城、一座庙、一面山、一湖水”的真实场景震撼到了,在这里真切感受到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周文化景区由周城、周公庙凤凰山景区、周公湖三大板块组成,媒体一行乘坐周原索道,穿行在景区上空,湖光山色与人文胜景尽收眼底。

  “这次宝鸡的旅游产品体验感很好,因为可以感受到很多陕西的风景民俗,能够近距离感受宝鸡的历史和文化。”自媒体达人侯丽莎说。一同来的媒体朋友,很多都是第一次来宝鸡,一天的体验下来,纷纷对宝鸡赞不绝口。

  《四川日报》新媒体总监王密也表示不虚此行:“我们是从成都过来的,宝鸡这条线无论从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区都很美,在法门寺吃素斋对平时喜欢吃辣的我来说也是不一样的感受,体验了多样的饮食习惯。”

  青岛新闻网常务副总编陈小松对此次活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来到宝鸡,深刻感受到这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城市,像法门寺、周公庙都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陕西省在全域旅游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宝鸡之行展现了陕西旅游由高速发展向优质发展转变的生动样板。建议陕西可以从历史和人文角度发掘这些文化概念,创造更多的文创产品。做宣传推广,要有兴文化、展形象的理念。从传统文化上找到闪光点,从历史渊源上找到突破点,把陕西旅游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同时他也表示,今后会大力宣传陕西的旅游和文化,让更多的朋友来陕西体验全域旅游的魅力。

  11月2日,媒体代表在周原景区“何尊”雕塑底部寻找“中国”二字。 记者 代泽均摄

  3 咸阳 观帝陵 赏民俗

  11月2日上午,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之咸阳——杨凌休闲生态体验小分队,第一站来到了世界唯一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合葬墓——乾陵。

  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修建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

  在乾陵景区司马道下车,一座和山体浑然相融的皇家陵园展现在眼前。漫步乾陵,拾级而上,登上陵顶,南望乳峰,浮云苍茫;东顾昭陵,九嵕绕翠;北眺莽原,沃野绵延;向西眺望,村舍点点,秦中锦绣,一览无余。“乾陵除了主墓,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工作人员与大家分享着乾陵的故事。

  “‘两帝一陵一世界、三山一景一美人’。早就听说了关于乾陵的许多传说和故事。今天来到这里,我感受到了盛唐的胸襟和气韵。虽然已是过往千年,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气势恢宏。”体验团成员之一、来自《长江日报》的王永芳告诉记者。

  11月2日,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的媒体代表参观袁家村。 记者 杜玮摄

  随后,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又有了另一番感受。青砖黛瓦的关中小院、秦风秦韵的青石板老街、悠扬的秦腔古调、特色十足的手工作坊、各种美食小吃琳琅满目……千百年来,历史和文化的甘露,浸润着富饶美丽的陕西大地,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关中民风民俗。

  近年来,以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周至水街和茯茶小镇等为代表的陕西乡村旅游可谓异常火爆,受到游客青睐。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礼泉县的袁家村,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是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近年来,由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袁家村荣获了“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魅力乡村”等荣誉称号,被称为“陕西的丽江”。据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介绍,袁家村现拥有近600家商户,年接待游客逾550万人次,每天游客逾万人,节假日多达五六万乃至十余万,年综合收入达3亿多元。

  在袁家村德瑞恒老油坊里,70岁的高志斌老人正在炸油饼。老人告诉记者,袁家村的发展带动了周围村子的发展,自己来自附近的北屯村,现在和老伴每天炸油饼都能有不错的营业收入。

  王家茶馆里人声鼎沸。今年已经68岁的张建设大爷正在风箱前随着音乐拉曲子,“这是我平时烧茶的时候跟着音乐的节奏创作的风箱音乐。开始是自己拉着玩,后来想通过这种形式给游客带来欢乐就开始表演了,已经有10年了。”很多游客都是慕名前来一睹张大爷的风采。

  漫步在村子的街道,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原生态的农家生活画面,古朴典雅的小巷两边店铺、作坊林立,布坊、面坊、豆腐坊、醪糟坊、油坊、药坊、酒坊、醋坊、茶楼……队员们惊叹于德瑞恒老油坊“卖油翁”熟练的倒油技艺,在布坊看着民间手工艺人织出的手工布连连称赞,欣赏着皮影制作和手绘年画,观看榨油酿酒的过程,聆听悠扬的秦腔古调,美美地过了把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瘾”。

  “一定要带着家人再来一次,住民宿、品关中特色小吃。”来自《重庆日报》的卢志民说。

  11月2日,在陈家坡会议旧址,60多岁的讲解员杜天祥声情并茂地给媒体代表讲故事。 当代女报记者 李旭佳摄

  4 铜川 触摸历史 不忘初心

  11月2日,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铜川一线媒体小分队走进铜川,参观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照金国际滑雪场、薛家寨和陈家坡会议旧址,聆听红军革命故事,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铜川照金是西北革命的摇篮。如今,作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的照金,旅游业发展迅速,大家纷纷来这里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激情岁月,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我的家乡在江西,也是红色革命圣地。照金和井冈山、瑞金等红色文化的氛围、精髓都是相通的。当红军战士穿过的草鞋真实摆在面前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当时革命的艰苦。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通过历史照片、影像资料等方式吸引游客回顾历史,用6个部分的讲解让大家直观地学习红色革命精神。看完之后,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巨大变化。”来自《深圳特区报》的记者邹媛感叹地说。

  “陈家坡里,运筹帷幄扭乾坤。薛家寨上,血染红叶慰青山。”循着红色革命的印记,媒体小分队一行来到红军大本营薛家寨,参观了当年红军总部、兵工厂、被服厂及红军医院等旧址,随后又参观了陈家坡会议旧址。“薛家寨是令我感受最深的部分,它将我带回到那段红色革命岁月。革命先辈们在小米加步枪的条件下依然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看到这些我觉得我们现在遇到的一切困难都不是事儿。”山西记者李良亮感慨地说,“山西、陕西素有秦晋之好的说法。在穿过红军寨的石洞时,我想起山西锡崖沟挂壁公路、克难坡等。其实很多陕西历史事件跟山西都是有渊源的,发展红色旅游,山西、陕西可以串联一条线,彼此带动发展。”

  媒体代表们表示,此次媒体行活动加深了他们对陕西红色旅游文化的了解,为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旅游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也是一次很好的红色革命教育。触摸历史,才能不忘初心、再赴新征程。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国际范 赏民俗 陕西味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