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际平:建议实施大秦岭水资源保护工程

2018-09-04 08:20:41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郝际平反映,秦岭是我国地理中心和生态精髓,大秦岭水资源以大型跨流域调水的形式,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送到华北水危机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大秦岭生态水圈6省1市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14座大中城市,总受益人口超过1亿。但当前,大秦岭缺乏国家层面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机制。大秦岭涉及6省1市,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方面,各省市各守其土,各自为战,缺乏整体意识和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缺乏一体化保护规划和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大秦岭的水资源保护没有形成国家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郝际平反映,秦岭是我国地理中心和生态精髓,大秦岭水资源以大型跨流域调水的形式,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送到华北水危机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大秦岭生态水圈6省1市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14座大中城市,总受益人口超过1亿。但当前,大秦岭缺乏国家层面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机制。大秦岭涉及6省1市,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方面,各省市各守其土,各自为战,缺乏整体意识和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缺乏一体化保护规划和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大秦岭的水资源保护没有形成国家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建议:

  ——实施大秦岭水资源保护工程。一是展开顶层设计,建立水资源保护统筹规划机制。开展大秦岭水资源保护一体化顶层设计,建立水资源保护统筹规划机制,统筹安排6省1市及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基础设施配套等,并对节水用水、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及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各方面的分工协作事项作出规定。二是建立多层次的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从保障大秦岭水资源安全的高度出发,统筹解决大秦岭水资源保障和区域发展问题。构建大秦岭水资源管理与区域管理有效结合的水资源保护新机制。三是创新生态补偿投入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建立水生态补偿投入机制:由大秦岭管理机构建立水资源保护补偿基金,主要用于跨区域水资源保护重大事项。对于生态脆弱区、水源涵养区、湿地保护区等生态产品受益不明确的区域,由中央政府代表较大范围的生态产品受益者,加强中央纵向转移支付。四是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协同监管和执法联动机制。通过建立大秦岭水圈协同监测体系,整合监测站网布局,实现大秦岭水圈监测活动协同、高效和信息共享。协同建立突发水污染事件联合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协调省际水污染纠纷。五是结合产业发展定位及布局,加快培育水利新兴产业。着力提高大秦岭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将水资源保护工作与新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链。

  ——设立“大秦岭管理委员会”。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设立“大秦岭管理委员会”(简称“秦岭委”),在“秦岭委”内部设立大秦岭水资源保护高层决策领导机构,形成国家层面的总体思路和整体合力。设立大秦岭研究院。

  ——建立联省(市)保护机制。由“秦岭委”负责,相关省市设立专门机构或整合已有机构和资源,层层分解责任,具体落实措施,形成“有省无界、有区无障、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大秦岭水资源保护机制。(省政协提案委供稿)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秦岭 水资源 保护 秦岭委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