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赵婧 通讯员 王丹)当撒马尔罕的斑驳砖石遇见西安的千年墨痕,一场跨越万里的出版革新正在丝绸之路重镇徐徐展开。7月6日至8日,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五洲传播中心共同主办的“走读丝路·行阅中亚”2025跨国图书出版交流活动走进乌兹别克斯坦。活动深入塔什干、撒马尔罕参访当地多个出版机构,进行实地交流,达成合作签约,为中乌出版合作与文明互鉴注入新活力。
“丝路书架”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正式揭幕
古城回响出版创新之声
7月6日,一场以“丝路文明对话-从历史交融到出版创新”为核心议题的座谈会在撒马尔罕州举行。会议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屈占权主持,主题聚焦“丝路历史遗存的出版活化与中乌联合开发新路径”,中乌两国出版文化界精英与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如何发掘、利用好丝绸之路沿线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让这些沉睡千年的瑰宝“活起来”,成为大众喜闻乐见、可以传之后世的优秀出版物。
陕西非遗文创亮相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
活动现场,陕西代表团各出版社代表分享了创新成果与规划。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叶峰呼吁联合创作青少年丝路读物,让张骞、玄奘与粟特商人的故事成为两国孩子的共同记忆,并提出打造“丝路非遗数字长卷”与联合开发职业教材;三秦出版社社长支旭仲宣布《影像丝路》第二辑中亚五国卷正式启动,倡议共建中乌双语“丝路历史文献数据库”,并推动“丝路古籍数字资源共享计划”,用数字技术激活古文字。陕西旅游出版社社长孟临琦以社标“铜奔马”为喻,强调深耕文学、艺术、历史多维内容,深化国际版权合作;太白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戴笑诺则聚焦文学互译与线上平台建设,计划以书为媒促进深度文化交流。
“丝路书架”承载文明对话新篇
7月8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图书馆庄重的氛围中,“走读丝路·行阅中亚”活动首个海外“丝路书架”揭幕仪式举行。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一秘孙长栋、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图书馆馆长铁沙巴耶娃·乌米达·阿利姆贾诺芙娜、副馆长豪乐多罗瓦·娜希芭、国家信息图书馆中心馆长卡兹耶夫·阿斯卡尔、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出版社总编辑伊斯坎达尔·埃尔加肖夫中外嘉宾出席,同时现场还邀请到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各州、市100余名图书馆负责人和中国文化爱好者进行跨国图书出版交流。活动后,中方一行参观图书馆及中国文化角。
据悉,此次由陕西新华出版集团所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机构与五洲传播出版社累计向图书馆赠送的400余种精心挑选的优质图书,涵盖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理念及世界文明多样性主题,为乌兹别克斯坦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此外现场“丝路文化文创展区”还陈列展示了来自中国陕西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多种非遗精品,与书籍相映成趣。
随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安平、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图书馆馆长铁沙巴耶娃·乌米达·阿利姆贾诺芙娜共同为“丝路书架”揭幕,一个中乌两国知识共享的永恒象征就此诞生。
签约合作 共促图书“走出去”
在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交流团积极与当地出版行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与务实洽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机构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东方出版社、格瑞特出版社、亦乐出版社、丝绸之路出版社等当地知名出版机构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行业交流座谈,并高效达成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合作成果。双方围绕版权输出、战略合作、图书互译等核心领域进行了广泛探讨与签约,成果丰硕,为深化中乌出版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从长安到罗马》《朱鹮重生记》等作品也已进入译制发行阶段。
访问期间,交流团还拜访了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薛莲出席会见。双方就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从撒马尔罕的行业研讨到塔什干的“丝路书架”落成,“走读丝路·行阅中亚”活动在乌兹别克斯坦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活动是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打造陕西国际传播的新品牌,打造陕西文化、中国文化的新标识”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陕西出版力量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实践,更是中乌乃至中国与中亚国家深化文明互鉴的生动缩影。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