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县第二十次党代会以来,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紧扣县委“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结合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专项行动,聚焦打造“沿黄优质特色农产品输出地”目标,把“一红一绿一精”产业发展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产业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
李家沟村红梅杏
一、突出党建引领,激活“一红”产业新引擎
通过扎实开展农村党组织“星级创建”和“群众点菜、支部派工”行动,采取“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跟进”的工作模式,有效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村党支部的统一组织下,李家沟村32名党员分工协作,围绕构建红梅杏现代产业体系,组建了红梅杏嫁接修剪组、农药喷洒组、采摘运输组、装箱分拣组、电商包装组、后勤保障组等6个班组,实行统一修剪,统一施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线上借助“网红”高价销售,线下去宁夏邀请大客户到村收购。全村现有红梅杏1800亩,其中盛果期800亩,连续3年红梅杏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让在家的62户105人尝到了甜头,种植大户惠世友今年收入8万元、惠相云收入6万元。经盒马集团到村调研,确定李家沟村为公司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今年,李家沟村红梅杏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在李家沟村的辐射带动下,全中心红梅杏面积发展至6000亩,其中盛果期1800亩,今年新嫁接2000亩,年产值达225万元。
二、强化农企合作,培育“一绿”产业新动能
2022年,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与农投公司合作,重点培育高山河“塬上农庄”绿色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3500亩。首次采用渗水地膜穴播栽培,统一良种供应、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统一销售农产品,共种高粱1650亩、谷子1850亩,高粱亩产600公斤左右,谷子亩产300公斤,预计收益200万元,带动农户725户2131人增收。年初,按照每亩保底50元进行第一次分红;年中,农民务工投劳,获得工资性收入;秋收后,扣除成本,企业与农民按照5:5进行第二次分红,实现了村民不出村能务工、不种地能分红,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撂荒,保障了粮食安全,带动全中心小杂粮种植10000亩,预计年收入可达600多万元。
三、挖掘工匠精神,释放“一精”产业新活力
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陈家井沟村充分挖掘工匠精神,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利用废弃的高粱秆、高粱穗制作成笤帚、扫帚、盖帘等编织品,并配有寓意吉祥平安的精美图案、吊坠,赋予了传统手工制品艺术气息,既是家庭生活的必备物品,同时又可以当做摆件放在家里欣赏,积极探索出农特精产业发展新路径,让群众走上增收致富路。目前,该村年产手工编织品6000余件,收入60余万元。下一步,中心计划建设手工编织厂、展示展销厅,预计年产手工编织品10万余件,收入达100多万元,可带动200多群众增收致富。(记者 许鹏 通讯员 李良)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