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现场
本报讯 (记者 张璐)5月22日,青海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司光远、副秘书长刘长亮一行来陕调研“慈善幸福家园”工程,与陕西省慈善协会座谈交流慈善工作。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南小张村慈善幸福家园和鸣犊街道凤鸣慈善幸福家园,详细了解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作情况,仔细询问具体方法与措施。在南小张村慈善幸福家园爱心餐厅,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慈善基金线上线下募集善款善物的具体方式。在鸣犊街道凤鸣慈善幸福家园考察时,调研组一行对其配备的日间休息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健身、棋牌、娱乐活动室,以及卫生室、理发室、洗衣房等服务设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座谈会上,赵浩义代表省慈善协会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系统介绍了陕西慈善工作情况。他说,近年来,陕西慈善工作聚焦促进共同富裕和参与社会治理两大核心,积极探索出一条新路径。通过推进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创建工作,带动县(区)慈善大会、项目建设,构建起省市县镇村五级慈善组织体系,创新了慈善工作模式。特别是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工程”自2020年10月在38个县(区)启动试点以来,已在全省范围成功创建了7121个慈善幸福家园,累计募筹资金15亿元,开办了老年人爱心餐厅、儿童之家等,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慈善大会的召开,借助党政领导的大力推动,实现了慈善募集的井喷式增长,募集总额达到23.5亿元,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省慈善协会依托网络平台筹款24.5亿元,围绕群众需求,策划实施慈安便民桥、慈善助学、大病救助等慈善项目,并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传播慈善文化,形成了“陕西慈善现象”。
司光远表示,陕西慈善幸福家园关爱“一老一小”,推动慈善幸福家园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他认为,陕西将慈善工作深度嵌入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特别是“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的创新举措,为全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范例。希望两省进一步加强慈善资源联动,共享慈善工作经验,开展深度合作。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