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泽临渭 名扬三秦 ——省慈善协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观摩纪实

2025-04-02 09:39:24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3月25日,由省慈善协会组织的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观摩团走进渭南市临渭区,150余名来自省、市、县三级慈善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先后深入西安路小学慈善教育示范基地和孝义镇金滩村慈善幸福家园,见证了慈善沃土上的育人新篇与银发欢颜。...

  □ 胡云森 记者 张璐

  3月25日,由省慈善协会组织的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观摩团走进渭南市临渭区,150余名来自省、市、县三级慈善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先后深入西安路小学慈善教育示范基地和孝义镇金滩村慈善幸福家园,见证了慈善沃土上的育人新篇与银发欢颜。

  观摩团在西安路小学慈善教育示范基地参观记者 张璐 摄

  善育青禾 德润童心

  当观摩团步入西安路小学,目之所及皆是慈善教育的生动注脚:校门内广场12块主题展板勾勒出慈善发展的脉络,教学大楼四层文化长廊铺展千年善道,创意展台上学生手绘的《善行日记》引得观摩团代表驻足。在“二十四孝新解”展区前,四年级学生王顾惜声情并茂的讲解,收获的不仅是点赞,更有跨越代际的精神传承。

  “慈善是心灵的火种,愿你们成长为传递温暖的火炬。”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的殷切寄语,饱含着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

  大礼堂内,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周莉以“三位一体”为切入点,深度解读临渭区慈善教育13年探索之路:通过构建“行政+协会+学校”协同机制,形成596节示范课、72项课题研究的育人矩阵;创新建立慈善教育名师工作室,设立300万元专项基金培育165名教学能手;以“日行一善”实践带动19万件爱心物资流转,让123万元救助困难家庭善款汇成暖流。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临渭区连续承办国家级观摩会的底气,更是斩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的根基。

  西安路小学校长徐莉莉则从校园实践出发,生动展示了“幸福德育126模式”与慈善教育的深度融合:每月的慈善主题班会、年度“善行积分榜”、校园慈善义卖市集等特色活动,将慈善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慈善行动成长印记。

  在“慈善故事会”课堂上,当孩子们讲述身边发生的暖心故事、老师讲述“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的奉献精神以及韩红坚持10年收养280名孤儿的大爱之举时,观摩团成员被深深触动,不少人泛起泪光。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专家薛新娅感慨道:“这堂融合课浇灌的是善念、收获的是未来。”

  观摩团在孝义镇金滩村慈善幸福家园参观记者 张璐 摄

  朝夕相伴 善满金滩

  离开校园,观摩团转至孝义镇金滩村,锣鼓声与喝彩声交织出别样风景。这座“全国慈善幸福家园示范村”,正上演着温情双重奏:村子东侧的养老院里,18位银发长者悠然对弈;西侧的幼儿园内,稚子读书声清越入耳。这种“老幼相邻”的设计智慧,让观摩团频频颔首。

  镇长详细汇报镇上慈善工作开展情况,村支书细数民生账本:在536户村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19%,通过“四个一点”筹资机制,募集83.5万元慈善基金,建成集助餐、医疗、文娱于一体的慈善幸福家园。在标准化卫生室,86岁的张道召老人拉着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的手细数幸福:“孩子们在外安心打拼,我们在这儿吃住舒心,每周有体检、日日有活动,这才是老来福。”

  随后的秦腔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当志愿者唱起《善行天下在渭南》时,引起全场共鸣。渭南市慈善协会会长雷超武即兴表演了秦腔《兴汉图》,陆栋兴致盎然地执槌与村民鼓乐队共奏《丰收锣鼓》,鼓点铿锵中,万亩桃梨竞放的春景与院内笑语相映,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慈善图景。

  这场春日的观摩,见证了临渭从“经验输出”到“标准引领”的跃升之路,更昭示了三秦大地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正如校园文化墙上那稚嫩却充满力量的笔迹所书:世间最美的风景,是心灯点亮心灯的温暖传递。

  《各界导报》2025年4月2日 第5897期 第03版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慈善协会 渭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