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善成 行稳致远 奋力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元旦献词

2025-01-02 08:55:16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随着新年钟声响起,我们将进入2025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代表省慈善协会向全省慈善工作者、慈善志愿者、慈善书画家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向长期以来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 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 吴前进

  随着新年钟声响起,我们将进入2025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代表省慈善协会向全省慈善工作者、慈善志愿者、慈善书画家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向长期以来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民政厅的管理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贯彻新修改的慈善法,坚持依法行善,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公募资质和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积极动员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经济成功人士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践行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持续推进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建设,积极推动县区慈善大会召开,及时组织各类社会救助,着力实现“三大转变”、建立“三大机制”。新思路谋划、新路径探索,不断丰富慈善公益内涵,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以慈善的路径和方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力量。

  这一年,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新征程,再谱慈善新篇章。成功召开了中共陕西省慈善协会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协会党委。党委的成立是协会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意见》,全面落实党组织负责人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具体行动。我们将以党委成立为新起点,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慈善事业全局,以党建赋能激发慈善事业新活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创新发展,推动全省慈善工作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年初,在镇安县召开了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现场观摩镇安县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慈善工作体系、高质量创建慈善幸福家园的经验,各市和有关县(区)进行了工作交流,共同谋划慈善发展大计。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和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到会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这次会议凝聚了共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慈善热情,推动全省慈善事业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这一年,我们坚持“发展、巩固、提高”总基调,推进“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建设进入普及阶段。在省民政厅的支持下,推动慈善幸福家园与农村互助幸福院、城市日间照料中心融合建设运营,拓展了创建路径、加快了建设步伐。目前,全省已有35%的村、社区投入创建,线上线下募筹建设资金及村社互助金达13.7亿元;全年新注册创建村社幸福家园1566个,累计达7150个。

  这一年,我们持续推动市、县(区)召开慈善大会,打造慈善促进共同富裕新模式。先后有周至、华阴、富平、淳化、大荔、石泉、吴起、岚皋、三原、子长10个市、县(区)党委、政府召开了慈善大会,其中,淳化县第二次召开慈善大会。召开慈善大会的市、县(区)建立了党政推动慈善工作机制提升慈善公益生态,10场慈善大会募集善款2.15亿元,三年累计召开市、县(区)慈善大会21场,募集总额达23.5亿元。

  这一年,我们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并举,着力开发慈善募集新质动能。成功举办了“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中华慈善数字公益节”“腾讯9·9公益日”三场互联网公益众筹活动。三场活动共推荐慈善项目256个,265万人次参与爱心捐赠,网筹资金达3.51亿元。线下募集巩固老善主开发新善源。年初,召开爱心企业家座谈会,通报慈善事业发展情况,推介慈善项目、发布慈善需求,激发企业家慈善热情。涌现出中美房地产公司、世纪盛康药业公司等一批爱心企业,新签捐赠协议38个,新增协议捐赠额1.17亿元。全年慈善募集款物价值8.52亿元。

  这一年,我们积极履行慈善组织社会责任,助力政府抗洪救灾。7月份,宝鸡、商洛两市部分县区遭受暴雨洪水灾害,我们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案,向社会发出募捐倡议,紧急募筹救灾款物1058万元。协会领导带队昼夜兼程将救灾款物及时送到灾区群众手中。商洛、宝鸡市委、市政府向省慈善协会发函致谢。

  这一年,我们以“三化”建设为基准做大、做优、做强慈善项目,拓展慈善服务新领域。实施了慈安桥、三节救助、老年大学、儿童之家、困难家庭大病救助、寒冬送温暖等一批慈善项目,向3万多个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5000多万元;募投助医善款1.5亿元,帮助近3万名大病患者;开展“十百千万爱心助农大行动”,线上线下募投近亿元帮扶近6万脱贫户发展产业巩固脱贫成果。同时,我们将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受益群体众多、受益面广泛,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一年,我们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改的慈善法为契机,依法行善、依法治善、依法兴善的意识不断强化。加大慈善宣传力度,树立并重点宣传了一批慈善典型。持续实施“八大工程”,传播慈善文化。慈善文化进校园在大中小学校持续推进,不断创新方式。精心策划慈善书画助老活动,九九重阳节向全省在慈善事业上作出贡献的121位慈善老人每人送一幅书画精品,赢得社会称赞。与西凤酒集团联合举办首届“中国红·红西凤”杯慈善书画作品展,使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省慈善研究院总结陕西慈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为“陕西慈善现象”增光添彩。

  这一年,我们引导志愿者参与慈善幸福家园建设,志愿服务活动在城乡广泛开展。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进村社入户开展义工服务,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志愿者团队和星级志愿者,打造了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全省志愿服务者队伍发展到69万人。

  这一年,我们持续推进扩面增量、提质增效举措,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三爱一信托”主体项目有了长足发展,“爱为宝”投放回收箱累计达7177个,回收旧衣物3153.1吨,同比增长5.75%。新项目文旅公司落地开业。

  这一年,我们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作风纪律,增强使命担当。同时利用换届机会,吸收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有资源、有影响的干部加入慈善队伍。持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强力推动省市县镇村五级慈善体系建设,基层慈善组织不断健全完善,慈善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日益增长,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回顾2024年,慈善事业硕果累累。展望2025年,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依法行善,奋力谱写陕西慈善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新篇章。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慈善之路,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主渠道作用,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立足三秦大地,擦亮陕西慈善品牌,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对公益慈善日益增长的新期待和新需求。

  我们要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公募资质的作用和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动员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我们要持续推进市、县(区)慈善大会的召开,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慈善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我们要按照“建立大融合机制,建设大养老体系,构建大救助格局”的要求,大力推进慈善幸福家园与农村互助幸福院、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有机融合,拓展“五社联动”运营机制,扩大覆盖面,让慈善的阳光洒满三秦大地。

  我们要坚持以“三化”建设为基准做大、做优、做强慈善项目,巩固提高慈安桥、三节救助、老年大学、儿童之家、济困助学、大病救助等一批传统慈善项目,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发慈善新项目,不断拓展慈善服务新领域。在项目执行上要严格规范、层层把关,确保质量。

  我们要认真践行新修改的慈善法,开展防风险查隐患专项行动,对既有的慈善项目对标对表排查、整改。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公开透明、依法行善。

  我们要进一步拓展慈善文化传播路径,加强慈善宣传工作,大力弘扬慈善精神,宣传慈善人物典型,讲好慈善故事,不断激发社会慈善潜能,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同志们,新年要有新气象,新年要有新作为。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凝心聚力、守正创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慈善力量!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慈善 高质量 发展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