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政协:“三微共答”破题春季作物病害解民忧

2025-02-27 11:21:37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初春的柞水,乍暖还寒,散落在秦岭大山沟沟岔岔的块块麦地里,县政协科技界委员、农业技术专家或三五成群与群众现场查看病害,或示范指导喷防作业。...

  初春的柞水,乍暖还寒,散落在秦岭大山沟沟岔岔的块块麦地里,县政协科技界委员、农业技术专家或三五成群与群众现场查看病害,或示范指导喷防作业。从一块田到另外一块田,从一户群众到另外一户群众,“点对点”查找病害,“一对一”传授防治技术,就像大山的精灵,为广大农民送去了春耕备耕的“春风”、病害防治的“及时雨”。

  2025年新春伊始,柞水县政协组织科技界委员,聚焦春季作物病害防治,通过微协商、微助农、微监督“三微共答”,切实解决农民在春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拉开了“委员助农、科技惠农”的序幕,展现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和为民情怀。

  “微协商”扯出大议题

  “春季作物病害防治”是柞水县政协在今年春耕备耕期间通过“微协商”提出的一个大议题。去年秋播期间,柞水县雨水充足,土壤墒情良好,但冬季雨雪偏少,气温偏高,导致部分麦田出现旺长现象,同时也存在一些长势较差的小麦、油菜三类苗。针对这一情况,县政协教科委组织科技界委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到今年春季气候异常,小麦、油菜等作物病害频发,农民对此束手无策。委员们迅速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县政协,并通过“微协商”平台,邀请农业专家、技术员和农户代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微协商”不仅让委员们听到了农民的呼声,也让他们意识到,春季作物病害防治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事。县政协教科委副主任明艳表示:“通过‘微协商’,我们不仅发现了问题,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真正做到了‘小切口、大议题’。”

  “微助农”引出大行动

  柞水县政协坚持把发挥界别优势、推动科技助农惠民与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结合起来,与县政府及有关各方同题共答。针对全县还有8000多亩小麦、涉及5000多户群众存在“旺长苗”情况,他们邀请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与农业科技专家一道,协商制定了“控制小麦旺长,促小麦、油菜弱苗转壮”行动方案。

  2月25日,县政协教科委联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率先在下梁镇金盆村举办了“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的春耕生产技术培训活动,打响了“控旺促壮”第一枪。

  活动中,县政协委员、高级农艺师宋琦雁成为农户们关注的焦点。宋琦雁不仅是县农技中心的技术专家,更是农户心中的“田间医生”。他详细讲解了当前小麦、油菜的苗情和气候特点,重点介绍了控旺长促壮苗的技术要点和田间管理应对措施,还现场演示了小麦喷防作业,手把手教农户如何正确使用化控调节剂。

  “宋老师的讲解非常实用,我们以前只知道种地,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科学管理的方法。”金盆村农户宋成华感慨道。宋琦雁不仅为农户解答了技术难题,还向他们发放了100余份技术资料和50台小型收割机,切实帮助农户解决了春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微监督”盘出大成效

  “此次病害范围大、分散广、涉及群众多,必须村村过、户户到,要善始善终,办出实效,办到群众满意”政协委员罗啸在微协商中说道。为了把这一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推动春季作物病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县政协启动了“微监督”机制,组织委员对春耕生产进行跟踪监督。委员们深入各村镇,实地查看农户的春耕进展,了解技术培训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问题。

  延平、金凤、罗庄……一个个村查治,8000多亩三类苗恢复长势,数万被作物病害困扰的群众眉头舒展开来。通过“微监督”,柞水县政协不仅盘出了春耕生产的大成效,还进一步拉近了政协与群众的距离。

  宋琦雁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不仅要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还要通过政协平台,推动更多惠农政策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柞水县政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小切口”,通过“三微共答”形成协商落实闭环,成功破解了春季作物病害防治的难题,展现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和为民情怀,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贡献着政协力量。(记者 王斌 通讯员 苏乃坤)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柞水政协 春季作物 病害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